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持久性影响及其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8-11-20 07:21
【摘要】:基于人口普查和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支柱产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必须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分阶段放开一胎化生育政策,循序提高退休和领取养老保险年龄,同时制定与实施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产业规划,发展老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Abstract]:Based on the population censu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oreca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ing on labor supply, capital accumulation, pillar industr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cope with the rapid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e must set up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liberalize the policy of one-child birth in stages, raise the retirement and old-age insurance age step by step, and formulate industrial plans adapted to the changes in population structure. We will develop the aging industry and re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
【分类号】:C9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熙保,尹娟;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J];理论月刊;2005年11期

2 徐安琪;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J];青年研究;2004年12期

3 姜向群;李建民;杜鹏;杨慧;;中国“未富先老”了吗?[J];人口研究;2006年06期

4 顾宝昌;宋健;刘爽;王金营;江立华;;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及启示[J];人口研究;2008年04期

5 冯立天,王树新,孟浩涵;新生劳动力培养费用调查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01期

6 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仙娥;董利娟;;山西古村镇老龄化发生特点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朱峥嵘;;老有所养·老有所保·老有所为——和谐社会养老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丽;;鞍山市区人口特征简明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4 阎承锐 ,岳怀恩 ,周其育;蚌埠市1972—1980年肿瘤死亡的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5 张楠;李婷;;试论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6 李仁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前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7 王仁安;关于简略寿命表_nα_x值的探讨[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8 王仁安;简略寿命表编制的标准表法[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9 徐瑞;;内在学习的需求: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切入点[J];才智;2009年04期

10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陶美重;;我国高等教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武玉婷;;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研究述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翟德华;刘德鑫;赵登勇;;从“五普”数据看泰安市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李灵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6 陈筠婷;兰波;;重心视角的广西人口与工业发展时空关联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7 薛宇峰;;“置盐定理”批判[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洪娜;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春清;历史与人的解放[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罗淳;从老龄化到高龄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小伟;人口老龄化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苏晶晶;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王苗苗;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需求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4 米瑞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秀娥;我国老年保障的整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春楠;已婚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潘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金合理支付水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超;人口结构视角下的“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齐雪芹;“三型社会”视域中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邱旭辉;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系数中长期预测模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及其社会经济含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张车伟;;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后果及其战略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王小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17期

4 杨娟;;关于人口红利的一般讨论——兼论老龄化中国人口红利的实现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5 蔡f ;王美艳;;“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J];开放导报;2006年01期

6 陈功;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J];科学中国人;2001年10期

7 郭熙保,尹娟;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J];理论月刊;2005年11期

8 朱向伟;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其形成机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陈兆钧,李叶西;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成因与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谢康;从时期孩次递进比的变化看翼城县试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生育办法的人口控制效果[J];人口与经济;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雅玲;;重庆市统筹城乡之人口老龄化及农村养老保障[J];中外企业家;2011年14期

2 王书国,王成新;山东省人口老龄化时空分析及对策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林宝;;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战略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4 王土贵;;广东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5 王越英;;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建议——以武汉市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8期

6 林筱文;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结构分析与对策建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童玉芬;刘广俊;;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及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J];人口与发展;2008年04期

8 陈建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几点对策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11期

9 李琪城;;关于图们市人口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10 洪平;;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2 段艳;;贵州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春杰;;西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4 夏海勇;;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趋势与对策研究[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5 何冰皓;;迎接新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快发展江苏老年服务事业[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6 曾文针;;关于桂林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曲卫国;;柳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关工委;;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人口老龄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明立;陶斯文;;人口老龄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曹景椿;;辽宁省在振兴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志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5年

2 刘红敏;抓住机遇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梅影;人口老龄化挑战亚太地区[N];国际金融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林林;如何面对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N];经济日报;2000年

5 记者 石长鸣;我市步入人口老龄化行列[N];黄石日报;2006年

6 记者 于丽雯;无锡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N];无锡日报;2006年

7 记者 张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李仲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8年

9 赵林海 江启成 刘国旗;积极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事业[N];中国人口报;2005年

10 王金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晴;人口老龄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4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银珩;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郭秀云;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9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s,

本文编号:234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4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