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青藏高原区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耦合性研究:2000-2010

发布时间:2018-12-11 17:18
【摘要】:文章基于藏、青、川、甘、滇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与GDP数据,利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度、空间探索性分析技术,分析了2000年、2005年、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性及动态变化,探讨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的空间一致性,对各地市州经济与人口耦合性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在2000-2010年间整体上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在缩小,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相对等级变动不大,青藏高原区2000-2010年间人口、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有所提高,但人口与经济耦合性未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fifth and sixth census data and GDP data of Tibet, Qingchuan, Sichuan, Gansu and Yunnan, the paper analyzes 2000 and 2005 by using regional gravity center,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spatial exploratory analysis technology. In 2010,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were discussed. The spatial consistency of population pattern and economic pattern was discussed. The coupling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of prefectures and prefectures was classified and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devi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center and the population center of gravity in the study area is shrinking in the whole period from 2000 to 2010.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show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the relative grad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does not change much. From 2000 to 2010, the populat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crease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regions, but the coupling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海藏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问题研究”(项目号:13XJY005) 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空间布局研究”(项目号:14LZUJBWYJ004) 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甘肃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项目号:11LZUJBWZY091) 201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地质灾害频发贫困山区扶贫开发模式探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为例”(项目号:13LZUJBWYJ02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7;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武友德;蒋梅英;;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2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3 钟业喜;刘运伟;赖格英;;红三角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钟业喜;陆玉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2期

5 梁洁鸣;;基于ESDA的广东省区域R&D活动空间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6 郭斌;文雯;;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7 王国霞;秦志琴;;山西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8 许月卿,李双成;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9 靳光华,孙文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与对策[J];统计研究;1997年01期

10 张广海;张华勇;刘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关系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俊文;李真;祁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0期

2 李志建;郑新奇;吕利娜;周旋;;基于邻接指数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6期

3 张锦宗;朱瑜馨;周杰;;基于BP网络与空间统计分析的山东人口空间分布模式预测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6期

4 聂芹;;山东省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5 赵小风;黄贤金;张兴榆;陆汝成;李衡;;区域经济重心及COD、SO_2、TSP排放重心演变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6 张兴榆;黄贤金;赵栻泰;王倩倩;陆汝成;赵小风;;近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重心与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对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7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1年03期

8 周玉翠;韩艳红;;我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9 赵作权;;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10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志刚;王青;赵小风;黄贤金;;我国土地违法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飞;朱蓉;张丽娟;张志杰;李源培;何明祯;彭文祥;周艺彪;郭家钢;赵根明;姜庆五;;基于GIS的湖区血吸虫病聚集区域综合探测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毅;李小帆;邓宏兵;;武汉城市圈空间关联实证研究——基于ESDA方法[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飞;乡镇尺度钉螺分布的高风险区域分析与Bayesian时空建模[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杨玉珍;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华;西南丘陵山区农村道路构建及其景观效应[D];西南大学;2011年

5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6 张超;西藏灌木林评价与遥感分类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杨丽花;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经济环境效应与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8 杨足膺;中国石油资源流动空间格局演化与形成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华丽;“人—自然”耦合下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其防治区划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龙拥军;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重庆市区域统筹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琴琴;基于3S技术的广东省围填海调查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媛;吉林省人口分布空间演变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金香;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及其空间特征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阿穆拉;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琴;环鄱阳湖区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6 秦振霞;甘肃省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动态演变及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丽俊;农田土壤水盐特性的空间变异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朱子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丛;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图像分割的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浩;基于ArcEngine的区域经济规划系统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桦;钟业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志宪;吕霄飞;张峰;;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3 武京涛;涂建军;阎晓;周艳;;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4 马仁锋;王筱春;刘修通;;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5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6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7 郭腾云,徐勇;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8 赵作权;;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9 郭腾云;徐勇;马国霞;王志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10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慧宇;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2 杨冰冰;我国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娟;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2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372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