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口红利的经济效应分析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Gansu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the population dividend of Gansu Province are judged and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population dividend, and the model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demographic dividend was discuss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Eviews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nsu Province is in the period of huge profit of population dividend,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advan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phenomenon of aging is also beginning to emerg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mployed labor force popul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is low, and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labor force is not high.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xpanding employment,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erfect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re effective way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of Gansu Provinc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051)
【分类号】:C9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浩勇;杨毅;;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红利关系辨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2 朱音萍;;正确认识人口红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杨宏娟;;辽宁省人口红利的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黑河学刊;2010年01期
4 曹广忠;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结构特征与就业地区分布——对宁夏固原县的调查分析[J];经济地理;2002年06期
5 汪小勤;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7年01期
6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7 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8 王学义;徐宏;;人口经济效益的另类解释——我国“人口红利”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2009年02期
9 朱涛;;从“人口红利”消逝的预警谈我国的人口政策[J];西北人口;2009年03期
10 张宗坪;张士强;;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探索——兼论“绿色人口红利”调整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言彩;;凤阳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地方经济的提升[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2 王文波;袁田田;高雨婷;林波;;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丁仁船;;安徽省劳动力需求与供给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4 胡明娣,成定平;个人意愿教育投资额的决定[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5 张少华;曹怀信;;教育投入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6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朱波;周卓儒;;人口老龄化与医疗保险制度:中国的经验与教训[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8 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 in China:Present and Future[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9 潘越;杜小敏;;China's Uneven Labor Flow and Its Effect on Regional Disparitie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non-parameter additive model[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10 李金龙;郭凌燕;;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危机的若干新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品;林芳;;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叶林祥;;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4 黄纪念;;人口因素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河南)食品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蔡文伯;王学峰;韩瑞娟;;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协调发展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肖文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促进利益兼容[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玉香;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9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伦阜;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永涛;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秋琪;人力资本促进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田步伟;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超;人口结构视角下的“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田莉;我国现行人口政策论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忠兵;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回顾与分析[J];调研世界;1998年11期
2 蔡荣鑫,何洁;人口迁移,特困山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清远市石灰岩特困山区人口迁移的调查与思考[J];调研世界;1999年08期
3 詹浩勇;冯金丽;李德伟;;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印度新型工业化案例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4 陈友华;近喜远忧的持续超低生育率——以苏州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5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6 曹广忠,周一星;论乡镇企业的集中布局──孙耿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7年01期
7 钟水映;李魁;;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8 蒋智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5期
9 郭继强;;教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新形式[J];经济学家;2006年04期
10 汪小勤;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水映;李魁;;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2 吴雄周;彭秀丽;;人口红利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3 聂鹏;;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J];中国市场;2011年13期
4 自涛涛;路晓丽;王文明;;人口红利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雷晓康;张楠;;近年我国人口红利问题的研究综述[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6 申玲;;新形势下我国“人口红利”面临的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34期
7 邓常春;邓莹;;印度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8 王颖;佟健;蒋正华;;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人口政策[J];人口研究;2010年05期
9 车士义;;人口红利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09年02期
10 王德文,蔡f ,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Jane Golleya;Rod Tyersb;;中印两国的预期经济增长:人口转型的作用(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3 陈友华;;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概念、由来与意义[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邬沧萍;;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人口控制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刘成明;;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人口发展的成就、挑战及思考[A];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钟若愚;;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及借鉴[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立;;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邬沧萍;苑雅玲;;农村计划生育户分享控制人口取得的成果的政策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胡伟略;;中国现代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人口问题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庞江倩;;1950~197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动特点[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泰欣;我国储蓄者比率2015年见顶[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霍冉冉;蔡f :人口动态、就业趋势与经济增长可持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姜云飞;我市进入“人口红利”期[N];大连日报;2004年
4 记者 黄志武;我区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呈现勃勃生机[N];西藏日报;2008年
5 ;人口之变与中国式“福利社会”[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张茉楠;由“人口红利”转型为“经济增长红利”[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杨长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N];西部时报;2004年
8 张俊良 戴珊珊;收获人口红利的对策思考[N];中国人口报;2006年
9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N];中国人口报;2004年
10 记者 贺信 刘中元 通讯员 廖利珍;我省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N];南方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3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5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平;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传敬;人口结构变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检验[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张琼;我国人口转型特征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yN俊;北京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张爱芳;新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3 谢静;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波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赵静;人口因素、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D];山东大学;2013年
6 吴云龙;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兰学莉;农村土地流传在人口乡—城转移中作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程长胜;消费抚养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黄文基;人口增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戴心悦;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7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3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