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文:
(185 KB)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新时期农民工流动的过程中伴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六个特点:低价工业化、半城镇化、高价城式化、市民化进程二元化特征、无序人口流动、城市融合进程多样化和复杂化。基于这种特征分析,提出了坚持外造环境与内强素质、分步实施与分类指导、鼓励农民工回归和推进市民化、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待遇平等化、发展大都市圈和发展县城为中心的农村城镇化“五个并重”,正确调节进城农民的流向和流速,最终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服务
E-mail Alert
RSS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1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2 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研究生
引用本文:
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 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 人口研究, 2006, 30(5): 1-8. Gu Shengzu, Yi Shance, Zheng Lingy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Population Research, 2006, 30(5): 1-8.
链接本文:
或
[1] 朱晓,段成荣. “生存-发展-风险”视角下离土又离乡农民工贫困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16, 40(3): 30-44.
[2] 罗淳,陈瑛. 中国乡城人口的分化态势与融合导向[J]. 人口研究, 2015, 39(5): 59-71.
[3] 孙中伟. 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J]. 人口研究, 2015, 39(5): 72-86.
[4] 王春蕊,,杨江澜,刘家强. 禀赋异质、偏好集成与农民工居住的稳定性分析[J]. 人口研究, 2015, 39(4): 66-.
[5] 崔烨,靳小怡. 亲近还是疏离?乡城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类型分析[J]. 人口研究, 2015, 39(3): 48-60.
[6] 吴文恒,李同昇,朱虹颖,孙锦锦. 中国渐进式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实践与启示[J]. 人口研究, 2015, 39(3): 61-73.
[7] 何欣,吴蕾. 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15, 39(1): 96-.
[8] 和红,任迪. 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研究, 2014, 38(6): 92-103.
[9] 张耀军,岑俏. 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研究, 2014, 38(5): 54-.
[10] 辜胜阻,郑超,曹誉波.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均衡城镇化的战略思考[J]. 人口研究, 2014, 38(4): 19-26.
[11] 穆怀中,张文晓. 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研究[J]. 人口研究, 2014, 38(3): 14-27.
[12] 温兴祥. 城镇化进程中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J]. 人口研究, 2014, 38(2): 61-70.
[13] 刘成斌. 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及其原因[J]. 人口研究, 2014, 38(2): 102-112.
[14] 吕利丹. 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J]. 人口研究, 2014, 38(1): 37-50.
[15] 石贝贝,王金营. 人口发展变化对区域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区域的数据[J]. 人口研究, 2014, 38(1): 77-89.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