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因素与东亚贸易顺差——基于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和性别比率等人口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6 21:11
【摘要】:东亚贸易顺差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以人口因素为切入点对东亚地区持续的贸易顺差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和性别比率的变化通过影响居民储蓄率,进而对贸易顺差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东亚地区的十个主要经济体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数据,分别估计了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和性别比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结果发现:(1)抚养比率对贸易差额存在显著的反向影响;(2)预期寿命的延长将增加贸易差额;(3)在"男多女少"的经济体,性别比率的上升将导致贸易差额的增加。文章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证明了结论是基本稳健的。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rade surplus in East Asia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scholars. Many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different explan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sistent trade surplus in East Asi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pulation facto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hanges in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life expectancy and gender ratio in the majo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affect the resident savings rate. Furthermore, i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rade surplu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en major economies in East Asia since the mid-1990s,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life expectancy and gender ratio on trade bal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pendency ratio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trade balance; (2) 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expectancy will increase the trade balance; (3) in economies with "more men than less women", an increase in the gender ratio will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trade balance. This paper further proves that the conclusion is basically robust by means of tool variables and other method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期政策和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12&ZD050) 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NCET-12-0718)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1YBA210)的资助
【分类号】:C924;F753.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兵权;;国际产业转移与东亚外汇储备——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08年10期

2 胡超;张捷;;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基于跨国截面和中美贸易数据的实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3 刘兵权;柳思维;;亚洲“四小龙”外汇储备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新加坡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9期

4 李力行;吴晓瑜;;健康、教育和经济增长:理论及跨国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5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6 卢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2006年11期

7 雷达;赵勇;;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世界经济;2009年01期

8 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9 徐建炜;徐奇渊;何帆;;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J];世界经济;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天扬;吉玉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整——基于资本替代的视角[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2 刘渝琳;林永强;;FDI甄别、东道国福利及引资启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公衍照;杨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及福利损失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4 马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评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李明睿;;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卢锋;;Policy Adjustments Required to Bal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hina's exces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7 樊纲;魏强;刘鹏;;Chin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fiscal reform[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8 安然;;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9 尹志丹;尹晓婷;;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的计量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王思宇;杨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总结与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谭天扬;;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因素分析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项卫星;刘晓鑫;;中美经济关系: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伟;董二磊;;金融改革是否可以促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王佳菲;;从境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拉动效应看中美贸易差额纷争[A];激辩“新开放策论”[C];2010年

6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7 韩青;;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量的不确定性关系——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8 刘永平;陆铭;;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9 高彦;杨再贵;;养老保险缴费率与个人账户实账率的优化[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10 杨再贵;曹园;;新农保政策变量及人口增长率的优化[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超;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多娇;中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进;我国经常项目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颜丽芳;中国“双顺差”的可维持性及改善对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慧静;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江艳;劳动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董挺;经常账户顺差调节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许敏;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陈卓;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韩雪;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宋玮;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月晓;;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和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李鸿飞;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6期

3 蒲华林;;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零部件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5期

4 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5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6 张薇,陈仲常,Nicole Quan Kep;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代价与风险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12期

7 刘国恩;William H.Dow;傅正泓;John Akin;;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8 易君健;易行健;;房价上涨与生育率的长期下降: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9 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10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榕,张宇红;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社会因素——婚姻[J];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2 林晓红;;1992年亚洲与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人口状况[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02期

3 陈治,刘建平;山西人口死亡率水平分析[J];山西统计;2003年12期

4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5 吴金宝;李自如;;人民币升值对台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潘冰华;杨安红;郑玉斌;马明贵;;对外贸易高歌猛进 贸易顺差喜中含忧[J];中学文科;2008年05期

7 斯特凡·克莱因;臧罗宝;;关于金钱和幸福的谬论[J];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09年05期

8 Edwin P. Morrow;康会欣;;4种趋势影响未来养老生活[J];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09期

9 田洪刚;杨华;;中国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与对策——基于1995—2008年的经验数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10 叶万安;1980年代台湾克服巨额贸易顺差的经验[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鹏;李强;;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1994-2004年[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2 李长久;;中国贸易顺差扩大 美国仍然受益最多[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二震;安礼伟;;关于我国外贸顺差的理论探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4 金怡;;贸易顺差企业汇率风险规避方法探究[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5 ;我国机械产品贸易顺差继续加大[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八集)[C];2008年

6 李晓宁;;如何看待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玉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8 ;2006-2007年中国部分主要商品进出口预测与分析调查报告[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9 柳剑平;孙云华;;产业间分工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贸易逆差的比较分析[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富尧;;以原产地作为贸易差额的统计基础——对第十五届“安奖”优秀论文一等奖《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一文的质疑与商榷[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常元珠;人口预期寿命超过72岁[N];贵阳日报;2010年

2 ;女性领跑人类预期寿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本报记者 姜樊;提高预期寿命重在社区医疗[N];北京社区报;2011年

4 记者  蓝云;“十一五”我省人均预期寿命75岁[N];福建日报;2006年

5 张毅;提防外贸顺差的“负效应”[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吕蓁;发改委报告认为:短期内贸易顺差不太可能减少[N];中国贸易报;2007年

7 黄卫华;取消农业税农民去年减负1000亿[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知名时评作家 周义兴;贸易顺差“第一”喜忧参半[N];经济视点报;2007年

9 记者 徐博 陈刚;李德水:不要简单地说中国出口这么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李斌邋王秀苍 曾锁怀;新疆外贸出口增长进口下降[N];新疆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汇率变动、贸易失衡与政策选择:中国的经验[D];厦门大学;2007年

2 吴建强;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贸易顺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殷功利;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秦婷婷;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胡冬梅;持续贸易顺差背景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8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许非;快速人口转变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远征;评麦金农东亚美元本位下的汇率说[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婧;中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吴妹玲;论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青岛大学;2008年

3 王晓静;从海关监管角度探讨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浩;面板单位根、协整理论及其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5 侯鹏;中国国际游资总体规模的测算[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蕴如;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平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李冉;中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郝俊丽;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平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9 吴重轩;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10 黄琴芳;我国贸易顺差的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47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47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