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路径与影响因素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forces in the 19th century, China opened a new way of urba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ities, which constituted two paths of urbanization of modern China's popul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of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 Limited by the times, the urbanization of China in the 19th century was not a normal urbanization path caused by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t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this and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invasion of our country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299.2;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苇;;中国近代集镇墟场的兴衰存废问题[J];学术月刊;1979年03期
2 慈鸿飞;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廖华生;;清代蚺城的约保[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刘正刚;张家玉;;明清时期安徽沿淮女性的生活选择[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4 徐建国;;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5 关永强;;近代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与消费差异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6 张绪;;清代皖江流域市场的发展概况、特点及原因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7 王日根;肖丽红;;《莆田人民公控蒋唐佑呈稿》所见清末生员与恶吏的斗争[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8 罗雅丽;张常新;;县域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金湖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9 张伟;明亮;;川西茶馆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刘文学,程乃胜;自愿“婚前医学检查”的法律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庆洲;;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伍国正;;古城形态及其文化景观研究的意义与综合性特征——永州古城形态演变及其历史文化景观研究[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陈蔚;胡斌;;明清“湖广填川”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演变的人类学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陈文超;;外来新娘自身文化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甘品元;;改革开放以来毛南族婚姻行为变化的社会性别解读——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L屯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能;武廷海;林文棋;;农村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配置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继清;曹坤梓;;黄泛平原“水域古城”类型与特色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左纯悦;张家臣;;建筑特色因循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更新——以天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小刚;王莹莹;;在“名”与“实”之间——重释《风景》兼及“新写实小说”的“起源性”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霞;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6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天津反日会研究(1928年8月-1929年6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勇;抗战时期国统区农贷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管宏平;常德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年)[D];湘潭大学;2010年
4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5 苟海林;市场与区划:清代至民国江南市镇的区域建构与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欧小珍;边村经济[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朱音;出口农产品质量、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与种植规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启藩;墨西哥人口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拉丁美洲研究;1996年01期
2 宋开义;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胡胜军;中国人口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李南寿;杭州市人口城市化问题与我们的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5 原华荣,郭志仪;人口城市化的有关问题[J];人口学刊;1985年01期
6 本刊编辑部;《人口学刊》1990年篇名总目[J];人口学刊;1990年06期
7 刘宗昌 ,刘显章 ,赵力行 ,张思锋;中国人口迁移政策与人口城市化[J];人文杂志;1992年03期
8 尹文耀;试论人口城市化的几个规律性问题[J];人口学刊;1997年06期
9 潘义勇;城市化:实现人口零增长的自然机制[J];学海;1998年02期
10 张卫东,汤浩,徐国强;人口城市化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J];江苏统计;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东国;;控制城市人口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3 张向阳;;贵州省城市人口非自然变动与越轨行为发生机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立;;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邓梦海;谭克俭;;运城市人口死亡模式变动研究[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伟略;;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牛慧恩;阎川;韩娇;;关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问题的讨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秦贤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大城市外围人口集聚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重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政策调整与人口户籍变更[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梁立东;;上海城市人口控制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虹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重视城市人口发展规划[N];中国人口报;2006年
2 ;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接近10亿[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见习记者 罗乐;把计生宣传融入文化建设[N];自贡日报;2011年
4 ;3年后全球过半人口住城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记者 董振国 邓华宁 王振宏 李舒 侯大伟 杨玉华;人口流动出现“盆地效应”大城市人口严重“超载”[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 潘淑珍 宋平 马建英;社区:城市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载体[N];中国人口报;2006年
7 四川省成都市人口计生委 李建华;特大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探析[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上海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谢玲丽;从人口角度看“拉美现象”[N];中国人口报;2006年
9 本版编辑 谢玲丽(作者系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 左学金(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顾宝昌(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彭希哲(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教授) 郭庆松(作者系上海行政学院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丁金宏(作者系华北师范大学人口所所长、教授) 刘惠芬(作者系上海市统计局人口与专业处调研员) 赵建平(作者系上海行政学院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副教授);统筹人口发展 推动城市健康和谐[N];解放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陈志萱邋张介岭;世界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 人口老龄化问题值得关注[N];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恒;中国城市人口安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通格(Bayaraa Naranlungalag);蒙古国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雅茗;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佳旭;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人口城市化道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陈玲;人口城市化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及对中国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3年
4 林娣;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琳;中日人口城市化过程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司怡;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吴信学;安徽省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张大磊;北京市人口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 刘迪;中国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蔡莉;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迁居因素研究——以成都市为实例[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7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5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