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和展望
[Abstract]:India conducted its once-a-decade census in 2011, and data released in 2012 show that India has experienced higher population growth over the past decade, a persistently higher sex ratio for infants and a gradual increase in population density. At the same time, India's level of education has risen rapidly, but mortality rates have fallen too slowly.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although India will face absolute population pressure in the future, but there is no demographic crisis brought by the aging populati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dia is more optimistic.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梁伟,李宝玉;中国与印度人口控制比较研究[J];南都学坛;2003年06期
2 尚劝余;;中国与印度: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1期
3 刘中一;;印度、越南和尼泊尔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原因与对策[J];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02期
4 张晓明;;印度未来经济优势在哪里?[J];当代世界;2006年08期
5 张传鹤;试论印度人口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与失误[J];南亚研究季刊;1996年04期
6 车士义;陈卫;郭琳;;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J];人口与经济;2011年03期
7 梁济民,王洪春;中国与印度节育成本—效益比较[J];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倪超;;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效应——基于省级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王莹;王志立;;中印两国贫富差距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05年06期
3 梁伟,李宝玉;中国与印度人口控制比较研究[J];南都学坛;2003年06期
4 严怡宁;;印度的“大国梦”与中国形象的媒体呈现——以《印度斯坦时报》涉华报道为例[J];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02期
5 倪超;贾妙元;;一个持久的争论——论中国人口红利[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31期
6 鲁璐;任保平;;老龄化时代中国人口红利向何处去[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7期
7 杨英;林焕荣;;基于理性预期的第二人口红利与储蓄率[J];产经评论;2013年02期
8 白仲林;宋涛;刘建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是否依然存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郑扬;;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丽杰;;人口红利相关问题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晔;中印两国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利利;行政强制理论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高明;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李飞;CSI住宅与普通住宅对比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5 谢媛;政策评估模式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6 周峰;济阳县稳定低生育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胡可;近十年来金砖国家人口地理特征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洋;我国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红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浩;冷战后中印关系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发展途径[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钱群飞;嵊州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2 韩华;友好邻邦还是安全威胁——中印如何看待对方[J];南亚研究;2002年02期
3 孙士海;对中印建立互信关系的几点思考[J];南亚研究;2003年02期
4 张贵洪;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和反应[J];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5 宋璐;姜全保;;印度女性生存状况:现状、原因及治理[J];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01期
6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透视[J];人口研究;2001年03期
7 梁秋生,李哲夫;中国人口出生控制成效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2003年01期
8 王德文,蔡f ,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9 陈卫;都阳;侯东民;;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10 潘嘉;;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加力;[N];人民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涛;传统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J];近代史研究;1997年06期
2 李树茁,莫尼卡·达·古普塔;家庭资源约束、性别歧视和女孩生存——中国、韩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年03期
3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出生人口性别比课题组;坚持和深化“三为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11期
4 朱彬 ,王义;13亿人口:新的挑战[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02期
5 徐岚;崔红艳;;利用教育统计资料对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8年05期
6 马安 ,查瑞传;中国人口现状的初步分析[J];统计研究;1984年03期
7 魏津生;扎实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5期
8 朱宇;八十年代福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变化[J];南方人口;1994年02期
9 郑启五;当代台湾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02期
10 ;令人忧虑的性别比失衡[J];法律与生活;200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东升;;谈控制人口教育治本[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杨国勇;;关于山西人口的高性别比问题[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廖邦固;徐建刚;韩雪培;祁毅;梅安新;;基于人口数据空间化的上海人口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丹妮;张茜;周之聪;;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城市肌理与人口密度相关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冰寄海;程英男;王海涛;;基于GIS的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安慧;;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发展状况综述[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徐丹;;大连市人口时空变动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淑珍;;控制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搞好“三优”教育[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10 陆建民;刘惠芬;;就业收入性别比是如何从1:0.88扩大为1:0.65的——从统计数据看1990年以来上海在业人口的性别分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玉瑛;坚决遏制性别比攀升势头[N];温州日报;2005年
2 本报“特别关注”记者 罗静雯 实习生 杨玲;倾斜的性别比“天平”[N];重庆日报;2004年
3 赵越 梁文静;破解人口性别比失衡[N];工人日报;2004年
4 本报评论员 戎国彭;需要进口新娘吗?[N];杭州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孙孟阳;解决性别比失衡登封处全国前列[N];郑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周建设;皖豫4乡镇控制人口性别比[N];安徽日报;2004年
7 实习记者 江南 记者 舒玮;死磨烂缠 就想知道胎儿性别[N];雅安日报;2010年
8 杨丹 杜小龙 杨印;贵阳市出台法规治理性别比偏高[N];贵州日报;2004年
9 田雪原;性别比畸高 应予高度重视[N];经济参考报;2002年
10 许怡平;性别比治理初见成效[N];安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5 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通格(Bayaraa Naranlungalag);蒙古国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9 刘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海超;河北省近十年0岁人口组性别比的初步估算[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骆小琴;重庆市人口预测与控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英安;中国人口密度模拟、误差分析及其软件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林永强;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计生两非”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磊;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社会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丽辉;湖南人口发展与社会变迁(1950-2007)[D];中南大学;2010年
7 张岩;性别比失衡与中国婚姻匹配模式变迁(1952-2006)[D];复旦大学;2012年
8 吴彩仙;中国西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9 李雨薇;内蒙古“三少民族”人口的空间结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信杰;浅析G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失效的原因及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57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5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