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8 11:25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发展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民族间的封闭逐渐被打破,从原来的闭塞到相互交流,再到密切联系。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的规模达到空前。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流动成为新闻热点,农民工利益、返乡问题成为媒体的话题,人口流动问题也成为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专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农村人口流动流动涉及民族发展、民族团结、民族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百万的朝鲜族为切入点,研究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涉及国际间的人口流动颇有研究意义,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为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农村人口流动起到示范作用。文章研究吉林省延边州朝鲜族农村流动的现状与特点,分析流动原因,把握流向深入调研、实地访问了解流动人口面临的困境,同时通过现象看本质探索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对朝鲜族农村发展、人口持续发展、城市中民族关系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好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有利于少数民族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民族繁荣与共同进步,促进朝鲜族农村社会发展,从而推动其他少数民族农村的发展,对民族工作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法查阅有关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朝鲜族农村相关历史资料,查阅近10年相关资料数据分析朝鲜族农村变迁从历史的沿革中,从吉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大形势下分析吉林省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社会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去寻找使得中国社会变化的因素,寻找出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推动力量,找到流动人口的社会困境,从而求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访谈了解流动者、留守者的相关信息,了解到朝鲜族及其村庄的特点以及朝鲜族农村生活方式,利用比较研究法比较分析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吉林省农村人口流动因素分析的比较研究,指出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不同特点,及其面临的困境,并对具体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研究,如,纵向研究就是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去研究人口流动的数量及其空间上的异同;横向研究就是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推拉力因素进行横向分析同时对其流动影响进行的横向的比较的多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困境。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方法与意义,对相关社会学理论进行的阐述,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的分析归类。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变迁视角下分析吉林省农村人口流动,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吉林省人口发展趋势,将吉林省农村人口流动分为两个阶段,对农村人口流动原因进行了推拉力分析,为第三部分做铺垫比较分析出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征。第三部分即论文第四章首先介绍吉林省朝鲜族人口,对比分析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分析朝鲜族人口变迁及其流动的特征,分析出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产生的社会困境,包括不利于民族人口的持续发展、家庭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并关注朝鲜族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朝鲜族农村单身汉数量增多问题突显,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对朝鲜族农村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最后论文针对朝鲜族农村流动人口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流动人口面临的社会困境提出对策与建议。 通过研究使得朝鲜族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工作权益得到保障,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有的民族性、社会性受到关注,同时对少数民族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同时保障留守人群权利,推动少数民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22
本文编号:246759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2 何杨;杨林;;社会资源何以成为社会资本——以朝鲜族经济生活变迁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罗佳;潘自影;;沈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浅析[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4 金正烈,金东奎;黑龙江今后十年朝鲜族人口及教育问题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林惠英;国外劳务输出与黑龙江省朝鲜族农村经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1期
6 杨军昌;;论西北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7 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1期
8 王纪芒;;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9 汤夺先;;试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基于对兰州市的实地调查[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周竞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467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6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