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丁尼对清末中国人口的估计

发布时间:2019-06-12 15:51
【摘要】:宣统二年(1910年)的户口调查备受外国学者推崇,他们认为此次调查的质量很高。丁尼以此次调查为依据,对清末中国人口作出估计,推得人口总数约为3.3亿人。丁尼所采用的估计方法并不正确,与民政部《调查户口章程》相抵触。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为民;站在人口战线的前沿——记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孙兢新同志[J];南方人口;1998年04期

2 张原震;对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徐莹;;论中国人口转变及发展机遇[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9期

4 郭声波;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国人口地理简明著作[J];人口与经济;1989年02期

5 赵旋;海峡两岸中国人口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01期

6 田雪原;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发展五大趋势[J];了望;1999年27期

7 韩京清;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8 万歌;;13亿人口总量考验生产运动[J];新远见;2005年02期

9 魏高峰;龙克柔;;中国人口演化模型与中国未来人口预测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3期

10 吴洪森;;中国人口是多少?4300万![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门可佩;蒋梁瑜;朱鸿婷;;2008-2050年中国人口预测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2001年中国人口数据表[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3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许加良;;中国人口决策的战略转变[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李思名;;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比较研究——以1990年人口普查和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为例[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卫衍翔;卫中英;;长寿世纪人生两段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李培;;Todaro模型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检验[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黄匡时;陆杰华;;中国人口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10 温卓文;;浅谈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惠及万家[N];人民日报;2006年

2 北京战略研究学者 程亚文;批评两种人口思潮[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记者 冯舒玲;“创建幸福家庭”试点座谈会在银闭幕[N];宁夏日报;2011年

4 杜鹏;解读中国人口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姚敏华 万懿;中国人口发展六大新变化[N];中国人口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黄彩燕;中国人口游走在“十字路口”[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肖中洁;“中国人口十年内将负增长,现在不放开生育政策更待何时”[N];东方早报;2011年

8 记者 江滨 曹芳;中国人口与发展战略令人钦佩[N];中国人口报;2000年

9 记者 田少军;人口科学要有更大的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姚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所副教授);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乔晓春;中国人口普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3 万能;中国大城市的非正式人口迁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小爽;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口[D];华侨大学;2011年

2 于洪洋;中国出生性别比发展趋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司怡;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前福;中国人口小城镇化道路与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石雅茗;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郭雷;经济增长视角下中国人口红利利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张正宗;基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傅国平;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治理对策[D];湖南大学;2006年

9 耿红霞;我国人口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徐旭;中国转型时期的人口流动[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98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98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