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吉林省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婚育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13:01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2012~2014年吉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相关数据,选取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对其婚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吉林省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初婚所占比例较高,选择在流入地结婚和生育的妇女的初婚和初育年龄延迟,地理通婚圈不断扩展。有71.2%的流动妇女生育子女个数为1个。流动妇女中婚前怀孕比例较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初婚年份。
【作者单位】: 吉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吉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横向课题:2010~2014年度吉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洁;王德文;翁金珠;;流动妇女健康影响因素分析——福建省厦门市的实证研究报告[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尹勤;高祖新;毛京沭;张台秋;温勇;;苏北地区流动妇女生存状况分析——以盐城市为例[J];西北人口;2008年02期

3 秦阿琳;谢鹏;;传统男性行业中流动妇女生存状况问题研究——对长沙市建筑工地女工的调查[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6期

4 尹勤;贡其萍;毛京沭;宗占红;俞丽丽;徐培;;南京市流动妇女面临的生活问题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叶文振;;流动妇女婚育研究的背景分析与展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葛莹玉;李春平;尹勤;;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流动妇女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人口;2010年05期

7 张妍;韩嘉玲;;北京市本地与流动妇女就业质量的比较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年05期

8 张妍;;新生代流动妇女的健康服务需求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陈诚;陈张承;;浅析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流动妇女的育儿环境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7期

10 章立明;;西双版纳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妇女的实践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勇;让北京成为流动妇女温暖的“家”[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记者 袁京;市领导参观“流动妇女平安之家”[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吕晓扬;关心流动妇女儿童[N];潮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黄志 抒芳;流动妇女怎样维权[N];西部法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薇邋实习生 况莎;贵阳流动妇女有了平安之家[N];贵阳日报;2008年

6 王兴筑;云岩区创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N];贵州日报;2008年

7 陈桂娟;我市“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已达400个[N];大连日报;2008年

8 谢道芳;成立社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N];毕节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春莉;北京建立101个“流动妇女平安之家”[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记者 周维辉;“流动妇女平安之家”举行挂牌仪式[N];六盘水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鲍红红;吉林省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婚育与计划生育服务利用情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卡;农村流动妇女在家庭迁移中的社会融入困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廖婷芬;赋权视角下对流动妇女自助组织的培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李翠屏;少数民族流动妇女的边缘性叙事[D];云南大学;2011年

5 汪少琴;城市文明对流动妇女主体性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师艳;农村流动妇女职业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杨婧;发展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妇女发展的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8 陶轶辰;上海市流动妇幼人口社会经济状况与就医行为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5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35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