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的空间一致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9 19:20
【摘要】:人口流动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绝大多数微观个体向特定地区流动导致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即发生人口集聚现象,同时这些特定地区的经济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形成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本文以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级常住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为样本,根据空间四分位图和莫兰指数识别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空间特征,分析人口和经济集聚地区的同一性情况;利用不均衡指数测算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协调性。研究发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一直呈集聚状态,经济指标的莫兰指数数值更大,经济集聚的程度要高于人口集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份的空间相依类型相同,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相互临近,各省份人口和经济比重的匹配度非常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匹配度在持续地优化提升,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一致性。应通过弱化户籍制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视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提高人口经济集聚协调性。
【图文】:
算,指标结果可以反映出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特征。计算莫兰指数需要一个测定样本个体空间关系的矩阵,,即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根据邻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来进行设定,也可以为了突出某一研究目的进行主观的设定调整。本文采用杨东亮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方法,用Queen相邻的二元邻接矩阵,将海南省与广东省互相定义为邻接关系。[16]本研究利用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数据,计算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值,并绘制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和图2)。图1中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图图2中国省际人均GDP莫兰指数图图1显示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均为正数,通过观察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发现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呈逐年下降,2013年后有回升,近几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稳定地保持在0.22~0.24之间。对各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其均显著。这表明我国人46
副杲峁?可以反映出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特征。计算莫兰指数需要一个测定样本个体空间关系的矩阵,即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根据邻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来进行设定,也可以为了突出某一研究目的进行主观的设定调整。本文采用杨东亮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方法,用Queen相邻的二元邻接矩阵,将海南省与广东省互相定义为邻接关系。[16]本研究利用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数据,计算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值,并绘制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和图2)。图1中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图图2中国省际人均GDP莫兰指数图图1显示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均为正数,通过观察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发现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呈逐年下降,2013年后有回升,近几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稳定地保持在0.22~0.24之间。对各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其均显著。这表明我国人46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日韩应对老龄化政策比较研究(15JJD810009)
【分类号】:C924.2
【图文】:
算,指标结果可以反映出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特征。计算莫兰指数需要一个测定样本个体空间关系的矩阵,,即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根据邻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来进行设定,也可以为了突出某一研究目的进行主观的设定调整。本文采用杨东亮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方法,用Queen相邻的二元邻接矩阵,将海南省与广东省互相定义为邻接关系。[16]本研究利用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数据,计算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值,并绘制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和图2)。图1中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图图2中国省际人均GDP莫兰指数图图1显示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均为正数,通过观察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发现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呈逐年下降,2013年后有回升,近几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稳定地保持在0.22~0.24之间。对各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其均显著。这表明我国人46
副杲峁?可以反映出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特征。计算莫兰指数需要一个测定样本个体空间关系的矩阵,即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根据邻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来进行设定,也可以为了突出某一研究目的进行主观的设定调整。本文采用杨东亮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方法,用Queen相邻的二元邻接矩阵,将海南省与广东省互相定义为邻接关系。[16]本研究利用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数据,计算我国省际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值,并绘制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莫兰指数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和图2)。图1中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图图2中国省际人均GDP莫兰指数图图1显示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际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均为正数,通过观察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发现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呈逐年下降,2013年后有回升,近几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稳定地保持在0.22~0.24之间。对各年人口密度莫兰指数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其均显著。这表明我国人46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日韩应对老龄化政策比较研究(15JJD810009)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仁;谈谈人口经济理论[J];人口与经济;1981年01期
2 穆光宗;对“人口有计划发展规律”的再认识[J];人口学刊;1987年05期
3 李仲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人口经济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6年S1期
4 杨文庄;孟立联;;论和谐人口[J];人口研究;2007年02期
5 杨忍;任志远;;西北五省人口经济协调状况及空间相关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0期
6 张澍;;论人口经济的法制化[J];税务与经济;2009年06期
7 孙亦h
本文编号:2538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383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