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制度消融、人性关怀与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9-09-24 06:54
【摘要】:正伴随着教育的扩张与女性就业率的增加等,女性在包括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与收入等方面与男性之间的差异正趋于缩小。这意味着人们的择偶观念应由"男高女低"向"男女同等"演变。然而,男女在择偶时多还固守"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这就使得甲女面临更多的择偶难题,剩女问题便由此产生。伴随着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梯度婚姻迁移不断增多,城乡婚姻市场形势发生分异。在农村多出现男性婚姻挤压的同时,城市的婚姻市场可能要复杂得
【图文】:

人性关怀,多元化趋势,制度


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三、结论(一)人类行为的复杂性由于人类婚姻市场男女匹配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商品市常因此,婚姻市场实际出现的性别失衡程度或者男女匹配的困难程度要远远大于人口性别结构分析所给出的结论。(二)择偶成本及其支付形式的变迁鉴于城乡婚姻市场的不同特点,以及男女两性在婚姻市场上处境的变化,,也诱发了包括聘礼与嫁妆的数量与类型的进一步转变。就农村而言,主要还是聘礼,所不同的只是聘礼花费快速增加。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男女婚配时的成本及其支付形式要复杂得多,图1制度消融、人性关怀与性福生活出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有三种基本的类型:一是聘礼,二是嫁妆,三是男女双方均承担部分结婚费用。(三)光棍村在农村和城市的相继出现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可以分成熟人歧视与陌生人歧视两种类型。相对于陌生人歧视,熟人歧视给被歧视者所带来的伤害更大。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对大龄未婚人口的歧视与排斥更为严重。为了逃避歧视与排斥,部分身体健康的大龄未婚人群在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大潮裹挟之下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伴随着大龄未婚人群进入城市,光棍不仅会在偏远贫困地区聚集,也可能会在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聚集。以往,中国劳动力资源异常丰富,用工单位对大龄未婚人群可能存在更多的歧视与排斥。现在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发生逆转,企业用工紧张,对大龄未婚人群的歧视与排斥程度大大下降,从而也为这部分人群来到城市谋生、甚至站稳脚跟创造了条件。大龄未婚人口即便从农村来到城市,其中的绝大多数也是难以成婚的。这意味着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与东莞等流动人口聚居地将形成一个光棍者阶层与光棍者聚居区。光棍主要聚居在边缘贫困地区已然成为历史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性别失衡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1731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1AZD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乔晓春;对中国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分析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1992年02期

2 陈友华;;市场驱动、制度隔离:继发型性别失衡[J];探索与争鸣;2014年09期

3 李树茁;陈盈晖;杜海峰;;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靳小怡;刘利鸽;;性别失衡下社会风险与行为失范的识别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陈友华;;关于出生性别比的几个问题——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1期

6 顾宝昌,徐毅;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综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任强;高龄老人1910-1969年间出生子女性别比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任强;郑晓瑛;;China's grave demographic challenges in coming decad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3 杨桂英;;浅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李冬莉;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5 陈婷婷;叶文振;;中国出生性别比城乡差异的社会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6期

6 王新云;隋焕丽;;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再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8年27期

7 汤兆云;;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生育政策因素[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01期

8 刘慧君;;性别失衡议题中的多元利益格局与政策博弈——对中国性别失衡政策议题网络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9 靳小怡;郭秋菊;刘蔚;;性别失衡下的中国农村养老及其政策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10 宋潇;;目前人口政策争论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汤兆云;;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汤兆云;;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基本态势及其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W

本文编号:2540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40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