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08 20:43
【摘要】: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是人类持续最长、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活动之一。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育率的显著下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行,中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婚育观念也必然有所改变。但是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历表明,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生育水平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转变历程、特点和类型,既不同于今天的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基于强大的限制生育政策,公共管理工作者参与解决当今社会的人口控制问题,必然要研究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变化状况以及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传统生育观念等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这对于在首先考虑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适时科学地制定人口规划,调整未来人口政策和相关的社会政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的实证依据。 根据国内外适度人口理论和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经历的曲折历程,中国人口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青州市30年来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践让我们认识到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依靠正确的人口理论作指导,以完善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为基石、完善基层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强化宣传教育,坚持群众路线、推行群众自治,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一些诸如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加速等社会问题。 到2010年底,中国中小城市人口已达10.0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6%。山东省青州市作为中小城市的一员,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通过对青州市的12个镇(街道)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调查,从多个角度收集了有关生育意愿、生育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信息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青州市已婚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理想子女数虽接近于更替水平,但与生育政策允许生育子女个数存在较大差距,也远远高出限制政策下的实际生育水平。晚婚晚育已经是被育龄妇女普遍接受的生育观,对生育子女性别无明显偏好。育龄妇女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对生育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城乡之间差异不显著,传统生育观念已经淡化,生育政策是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鉴于生育意愿与目前生育政策的差异,现阶段放宽政策势必引起人口激增的压力。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前提下,要实现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生育行为三者和谐统一,必须科学地制定人口规划和完善人口政策,建立与人口政策相适应的全社会全方位的利益导向体系,更好地发挥利益导向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24.21
本文编号:255803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健,于景元;人口生育率双向极限[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1年05期
2 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陈岱云;高功敬;于晓丽;刘静;;生育意愿调查研究报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王凤鸿;伊文君;;太原市育龄人口生育意愿调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5 谢永飞;刘衍军;;外出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差异分析——以广州市流动人口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宗占红;尹勤;;低生育水平下重庆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透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胡鞍钢;;中国中长期人口综合发展战略(2000—2050)[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原新;胡耀岭;;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特征分析及对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06期
9 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J];人口学刊;2010年02期
10 孙奎立;;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558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580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