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水平差异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基于全国30个省区数据的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11 12:25
【摘要】:采用固定效果模型分析方法,实证考察我国省区层面不同水平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生育水平(育龄妇女避孕率、计划生育率)的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金、城镇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金以及在社会保障、生产扶持、利益分配、扶贫开发等方面优先优惠水平的地区差异性会对育龄妇女避孕率产生明显不同的影响效果,另外,模型估计结果中仅发现在计生家庭参加社会保险方面给予不同力度的优先优惠对计划生育率的作用效果产生了显著差异。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并非标准越高、项目越多对群众生育行为的影响越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祖辉;;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有效性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年03期

2 李建民;论生育控制个人成本的社会补偿: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南方人口;2000年04期

3 陈友华;;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的法理依据研究[J];南方论丛;2009年03期

4 周长洪;计划生育“三结合”作用机理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李荣华;;经济欠发达地区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以连云港市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胡茂新;李桂逯;赵文霞;;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淮安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9年02期

7 周长洪;;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家庭调查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年04期

8 刘玲琪,田遇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2期

9 吴晓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两项试点”工作[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3期

10 邬沧萍;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的理论解释[J];人口研究;198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龙涛;姜木枝;;关于建立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2 段昕彤;;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法律思考[J];北方经济;2011年12期

3 郭丽波;;透过人口老龄化看中国的生育政策[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4 张军;;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预测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5 谷保俊,王连生,李文安,刘征;计划生育“三结合”与利益导向机制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6 王涤;;关于调整中国生育政策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认识问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石人炳;李明;;“奖扶制度”并入“新农保”:创新制度的再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陈友华;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国妇女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9 徐愫;我国农村生育率转变道路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10 李正升;;名人、富人超生、多生现象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汤兆云;;我国人口政策绩效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蔡茜;;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与农村扶贫开发研究工作文献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洪娜;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明;“奖扶制度”可持续性困境与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庄渝霞;社会生育成本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刘永平;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7年

8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许非;快速人口转变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秀梅;影响江苏人口生育率的因素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唐桂庆;1990年代末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包自宁;基于改进的Lee-Carter模型的中国生育率变化趋势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谢燕;宁夏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叶雯;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黄晓霞;健康相关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康健;巩义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倩;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执法困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商世坤;农村教育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罗开梅;三都水族自治县计生奖扶政策实施效果分析[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贤,沈安,黄因敏,张敏,马南南;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分析—通路分析(Path Analysis)[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2 彭希哲;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刘日;;“奖一,放二,禁三”——关于调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4 翟振武;当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5 尹祖辉;;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有效性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年03期

6 时述花;正确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体会[J];南方人口;2000年02期

7 朱宝树;人口城市化的差别效应和城乡人力资源开发[J];南方人口;2001年04期

8 黄春红;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看世纪之交的广东人口状况[J];南方人口;2001年04期

9 叶健夫,彭启鹏,马建,曾文棣,罗健波;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人口;2002年04期

10 钟作勇;广东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梅;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营,王志成,何云艳,段成荣;中国各地区妇女生育水平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兼对1990—2000年期间各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因素考察[J];南方人口;2005年02期

2 孙怀阳;李希如;;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1992年06期

3 张洲华;如东县引导农民转变生育观的调查[J];人口学刊;1986年04期

4 杨立舫;;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浅谈[J];西北人口;1988年03期

5 李丽荣;;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优化计划生育管理工作[J];人口学刊;1992年04期

6 郭志刚;中国90年代的生育水平分析──多测量指标的比较[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04期

7 马焱;;关注性别平等 稳定低生育水平[J];黑河学刊;2007年04期

8 张明茹;;计划生育统计的特点[J];中国市场;2010年40期

9 陈剑;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基本经验[J];人口学刊;1989年01期

10 ;抓住关键措施推动乡镇企业和计划生育上台阶[J];江西政报;199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John Cleland;;生育水平的多样性及其对未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卢萍;;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态平衡[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友华;;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概念、由来与意义[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侯佳伟;陈卫;;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历程及其趋势[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6 陈谊;;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陈卫;;北京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王永尧;王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应与减轻贫困并举[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王树新;;北京市积极健康的老龄化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立[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戴黔;;从社会管理视角下试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生育水平稳定 人口素质提升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N];大连日报;2010年

2 记者 季耀昆;省人口计生委来济检查[N];济南日报;2009年

3 高颖邋记者 姜云飞;我市去年出生3.5万人[N];大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叶明e,

本文编号:2559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59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