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山东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4 03:46
【摘要】:人口素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山东省作为人口经济双重大省,研究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讨论了人口素质发展的时空布局,并计算了山东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提出了提高山东省人口素质的对策。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也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说明了人口素质的基本内涵,本文对人口素质的认识,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本文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认识。 第三部分:山东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已有的人口素质综合指标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的人口素质综合指标,对山东省1981-2010年人口素质综合指标和2010年山东省17地市人口素质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在时间序列上计算山东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而计算了威海、莱芜、菏泽三地市的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加以验证。 第四部分:结论与对策建议。这部分主要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山东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越来越大的,但是贡献率是越来越小的。从空间上看也是印证了这点。最后文章给出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全民体育健身事业,以及继续发展教育事业。 文章主要从定量手段描述了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信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图文】:

分类图,人口素质,山东省,分类图


-0.6-0.4-0.200.20.40.60.811.21.4山东省东营 青岛威海 淄博烟台 济南莱芜 滨州 日照泰安 潍坊枣庄 济宁德州 聊城 临沂 菏泽人口素质综合指数 人均GDP(10万元)图 3-4 山东省 17 地市 2010 年人口素质综合指数与 GDP 比较图再把 17 地市人口素质综合得分分为三种类型(如图 3-5):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佟健;蒋正华;;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人口政策[J];人口研究;2010年05期

2 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1期

3 庄晋财;论西南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与贫困的缓解[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汪卫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斥力[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5 杨薇臻;郑旭颖;;基于儒学视角提升人口素质的对策建议——以吉林省为个案研究[J];行政与法;2010年09期

6 段斐钦;杨莹;;实施“全民素质工程”建设——解决人口与资源矛盾的根本出路[J];生态经济;2010年06期

7 冯年华;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现代城市研究;1998年03期

8 李克强;拱雪;鲍建樟;周亚;;人口教育状态演化方程及其对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预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郑治国,张满银;论我国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西北人口;1999年04期

10 阿孜古丽·玉素甫;;甘肃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建斌;郭蓓;;陕西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实证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2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基金金鑫 国泰金鹏蓝筹价值基金经理 黄焱;人口素质红利[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林国庆;增强人口素质 提高农民收入[N];安庆日报;2006年

3 ;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 人口素质不断改善[N];中国人口报;2011年

4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6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7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8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2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572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