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跃峰;;宜兴市的妇女婚姻生育考察报告[J];南方人口;1992年03期
2 刘海燕;刘敬远;;印度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J];南亚研究季刊;2010年04期
3 候绍新;;教育与计划生育[J];决策探索;1993年12期
4 范乐;奖励少生何以受欢迎?[J];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2005年01期
5 周福林;;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6年05期
6 顾宝昌;宋健;刘爽;王金营;江立华;;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及启示[J];人口研究;2008年04期
7 方斯妤;赵丽娜;;家庭计划、人口变动和经济增长[J];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期
8 刘日;;建议计划生育政策试行“奖一、放二、禁三”[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一九六四年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一九六五年的工作意见[J];天津政报;1965年04期
10 ;转发市计生委关于“九五”期间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意见请示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7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黔;;从社会管理视角下试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郝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包蕾萍;;中国生育政策60年回顾:评估与调整方向[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汤兆云;;我国人口政策绩效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致江;;对我国光棍与光棍村现象出现原因的解析与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若尘;;“空巢”对策刍议[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7 蔡佩璇;;儿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与对策[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吕喜兰;;老年人疾病的护理共性[A];河南省护理学会老年病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5年
9 孙中元;运建平;;民勤县实施FIDELIS项目效果评价[A];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韩丽荣;郑丽;张晶;;2006年审计准则执行效果及改进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卫兵;严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2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 程岚;5000万元惠泽计划生育家庭[N];江西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郑晔;计生政策坚决不能松口子[N];宝鸡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赵敬启;巨野开发区计生宣传重“三有”[N];菏泽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陈作洪 钟长辉;孝南区委组织部严把“四关”履行计生职能[N];孝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昊华;生育意愿监测结果应是重要依据[N];健康报;2010年
7 文行;市财政局为计生工作提供财力支撑[N];承德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江跃华;计生工作排头兵[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9 冯永锋;计划生育是最好的环保政策[N];今日信息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 熊仁宇;抓住机遇、改善人口结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奖扶制度”可持续性困境与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永平;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7年
3 庄渝霞;社会生育成本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肖明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叶力;Semantic Web Services的自动化组合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文豪;我国银行信贷配给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灿泉;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2 谢媛;政策评估模式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3 田雨杰;父权制下农村独女户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晖;新疆人口自然变动及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5 黄信杰;浅析G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失效的原因及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6 朱云;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师吉;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福利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兰香;长沙市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许闹;对出生性别比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季洪辉;毛泽东与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2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1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