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文章目录】:
引言
理论推导和变量选取
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全国层面的初步回归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薛梅;;我国经济下行趋势分析与破解路径[J];商业时代;2014年3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万广华;;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2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斯人;;吴敬琏:改革需要顶层设计[J];检察风云;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文;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2 李正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解与反思[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陈海梁;;论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J];中国统计;2006年08期
4 周铁刚;;试论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预期[J];才智;2011年07期
5 张振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概念和宏观经济增长目标[J];学习与探索;1984年04期
6 朱乐尧;;论经济增长[J];学习与探索;1985年06期
7 黄泽华;;扬森:《香港经济增长与政策》[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1期
8 陈云卿;经济增长与生态[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1期
9 柴振荣;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展望[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0期
10 尹国英;经济增长新理论浅述[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萍;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肖锋;文化软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俊霖;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5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谢鲁江;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李变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月;有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旭;我国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刘继美;陕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朝影;河北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黄毅祥;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王元泉;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15年
6 霍静静;俄罗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董青;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8 刘畅;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刘敬;山东省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10 韦朕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8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84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