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5 03:52
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揭示人口分布规律,预判人口分布趋势。基于陕西省区县级人口、经济社会、自然地理等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建模解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地域别比率不仅取决于一个特定区县内可观测的经济社会、历史基础、自然地理等外在特征,还取决于该区县不可观测的、模型遗漏的其他共有特征,其中经济与公共服务因子、人口基底因子对人口分布具有最显著的正向解释力,其他因素影响较弱或统计不显著;城市等级可显著强化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地形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经济与公共服务因素是优化人口分布的关键,同时需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作用。研究对人口分布优化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干旱区地理. 2020,43(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注:审图号为陕 S(2018)007 号图1 2015 年陕西省人口地域别比率
加入虚拟变量后,JB统计量为2.37,P值为0.306,接受了残差服从正态分布的原假设;调整拟合优度 R 2 ˉ 为0.977;总体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为509.543,P值为0.000;解释变量都通过了单变量显著性t检验;VIF均小于7.5,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BP统计量为11.929,P值为0.320,接受了同方差的原假设;DW统计量为1.736,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上限dU=1.65,不存在序列自相关;被解释变量的Moran’s I为0.819,非常接近1,OLS残差的Moran’s I为0.139,P值为0.007,说明被解释变量和误差项都存在空间自相关,违背了高斯经典假定,OLS回归将产生有偏估计,需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3 空间计量建模与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J]. 穆学英,刘凯,任建兰. 干旱区地理. 2017(03)
[2]中国副省级及以上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多中心性研究[J]. 赵新正,李梦雪,李秋平,李同昇,芮旸. 干旱区地理. 2017(02)
[3]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J]. 张静,任志远.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4)
[4]基于GWR模型的河北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王利,刘亚,曹文涛,任启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J]. 童玉芬,马艳林.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1)
[6]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以福建省为例[J]. 田盼盼,朱宇,林李月,张苏北. 人口学刊. 2015(06)
[7]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柏中强,王卷乐,杨雅萍,孙九林. 地理学报. 2015(08)
[8]京津冀城市圈人口有序流动及合理分布[J]. 张耀军. 人口与发展. 2015(02)
[9]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研究[J]. 石英,米瑞华. 干旱区地理. 2015(02)
[10]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刘乃全,耿文才. 财经研究. 2015(02)
本文编号:3064526
【文章来源】:干旱区地理. 2020,43(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注:审图号为陕 S(2018)007 号图1 2015 年陕西省人口地域别比率
加入虚拟变量后,JB统计量为2.37,P值为0.306,接受了残差服从正态分布的原假设;调整拟合优度 R 2 ˉ 为0.977;总体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为509.543,P值为0.000;解释变量都通过了单变量显著性t检验;VIF均小于7.5,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BP统计量为11.929,P值为0.320,接受了同方差的原假设;DW统计量为1.736,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上限dU=1.65,不存在序列自相关;被解释变量的Moran’s I为0.819,非常接近1,OLS残差的Moran’s I为0.139,P值为0.007,说明被解释变量和误差项都存在空间自相关,违背了高斯经典假定,OLS回归将产生有偏估计,需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3 空间计量建模与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J]. 穆学英,刘凯,任建兰. 干旱区地理. 2017(03)
[2]中国副省级及以上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多中心性研究[J]. 赵新正,李梦雪,李秋平,李同昇,芮旸. 干旱区地理. 2017(02)
[3]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J]. 张静,任志远.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4)
[4]基于GWR模型的河北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王利,刘亚,曹文涛,任启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J]. 童玉芬,马艳林.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1)
[6]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以福建省为例[J]. 田盼盼,朱宇,林李月,张苏北. 人口学刊. 2015(06)
[7]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柏中强,王卷乐,杨雅萍,孙九林. 地理学报. 2015(08)
[8]京津冀城市圈人口有序流动及合理分布[J]. 张耀军. 人口与发展. 2015(02)
[9]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研究[J]. 石英,米瑞华. 干旱区地理. 2015(02)
[10]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刘乃全,耿文才. 财经研究. 2015(02)
本文编号:3064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0645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