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0 09:13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作者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省际人口迁移 空间模式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人口外迁中心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1引言1.1研究意义和目的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人口迁移流动愈加活跃,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比例呈现不断扩大和上升的趋势。1982~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由657万人增至14735万人,23年间增加了21倍;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0.64%增至11.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J];人口研究;2006年04期

2 王桂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0年03期

3 王桂新,刘建波;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4 杨雪;再论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统计口径界定[J];西北人口;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玉波,郑琦,陈善春,董春;居民地分布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定量化研究——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J];测绘科学;2005年03期

2 邓正琦;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严辉,李碧宏;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动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军岩,王国霞,李娟,鲁奇;湖北省随州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5 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刘瑾,邹建平;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6 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7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若干规律的探讨[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8 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9 鲁奇;王国霞;杨春悦;曾磊;;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1990、2000)[J];地理研究;2006年05期

10 兰晓虹;;中国劳动力迁移的综合理论框架研究[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A];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4年

4 叶鹏举;乡城人口迁移大潮中的上海人口与就业:现状及将来预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显峰;当代中国非法移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曾明星;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乔观民;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为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扬乐;中国Internet用户人口学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管卫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征;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D];重庆大学;2002年

2 丰志勇;兰州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耿e,

本文编号:318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18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