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口要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1-05-17 1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人"的问题可以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流动等人口要素进行深入探讨。从人口数量来看,非遗保护人口包括参与非遗保护的各级政府管理人员、民间组织人员、学术研究者、工商企业人士、遗产所属的社区民众及其传承人等,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重要基础。就人口质量而言,非遗保护的参与者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素质,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关键要素。从人口流动角度来说,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对非遗保护主体的认知观念、参与者的思想态度、非遗文化生态、传承环境和保护模式等都带来重大影响。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李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我国非遗保护中的社会分工与责任担当[J]. 陈兴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J]. 刘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 陈静梅,文永辉. 广西民族研究. 2012(04)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 陈静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6]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 黄彩文.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3)
[7]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J].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本文编号:3191688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李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我国非遗保护中的社会分工与责任担当[J]. 陈兴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J]. 刘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 陈静梅,文永辉. 广西民族研究. 2012(04)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 陈静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6]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 黄彩文.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3)
[7]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J].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本文编号:3191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19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