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心性与对称性:多空间尺度下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动网络结构特征

发布时间:2021-05-21 01:29
  以人口流动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地市级及以上尺度与区县级尺度,刻画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动网络的中心性与对称性,研究发现:①区域人口流动网络已形成"直辖市—省会城市—一般地级市"三级梯队结构。②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的人口流动均表现为城内与城际协调融合的状态,而合肥的人口流动网络局限于市内,尚未对外形成人口强联系的城市集群。③区域在人口流动上以中心地模式为主导,尚未进入到中心流模式主导的阶段。④"苏南—上海—浙北"大都市连绵带已形成,合肥尚未融入,随着滁州、马鞍山等中小城市人口的不断净流入,"皖中—苏南—上海—浙北"大都市连绵带将逐渐形成。⑤区域人口流动"核心—边缘"结构显著,由于强中心性城市不断虹吸,"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强化。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40(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网络特征分析——基于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视角[J]. 马妍,薛峰,孙威,李苗裔.  地理研究. 2019(12)
[2]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城市空间网络拓展分析——以综合交通信息网络为例[J]. 孙阳,姚士谋,张落成.  地理科学. 2018(06)
[3]基于百度迁徙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研究[J]. 叶强,张俪璇,彭鹏,黄军林.  经济地理. 2017(08)
[4]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J]. 王姣娥,景悦.  地理学报. 2017(08)
[5]铁路客运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及组织模式探讨[J]. 孟德友,冯兴华,文玉钊.  地理研究. 2017(07)
[6]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J]. 赵梓渝,魏冶,王士君,庞瑞秋.  地理研究. 2017(04)
[7]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研究[J]. 庄德林,杨羊,晋盛武,韩荣.  地理科学. 2017(04)
[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效率测度研究[J]. 崔大树,张晓亚.  地理科学. 2016(03)
[9]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J]. 焦敬娟,王姣娥,金凤君,王涵.  地理学报. 2016(02)
[10]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 高更和,罗庆,樊新生,李二玲,李小建.  地理科学. 2015(12)

博士论文
[1]湖北省多尺度社会经济空间网络构建与分析[D]. 侯贺平.武汉大学 2015
[2]基于交通流的重庆市各区县关联网络研究[D]. 高鑫.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8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198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