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间的动态关系——以江苏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间的动态关系——以江苏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采用VAR模型对江苏1980-2010年间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间有长期的累积循环效应,但效应较弱;人口城市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提携作用较小;经济增长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波动和滞后的;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很弱,甚至两不相干。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江苏 人口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VAR模型
【分类号】:F224;F127;C924.2
【正文快照】: 〔修回日期〕2012-01-08一引言大量的经济理论和众多的国家或地区发展经验均表明,人口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三者间具有循环因果关系。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反过来经济增长又为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空间和依托平台。但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施建刚;王哲;;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1年09期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陈昌兵;张平;刘霞辉;张自然;;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5 刘志彪,安同良;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6 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淑莲;;浅析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2 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3 孙静;;对重庆市推进城镇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4 赵常兴;霍艾湘;;区域性城镇化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5 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6 姚新春;钟太洋;严长清;马其芳;;基于粮食安全的江苏省耕地保有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7 钟春艳;王敬华;周连第;;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密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8 牟凤云;范氏梅;林云彦;;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定量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杨志平;;江苏沿海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周晓;;湖北省城郊镇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洪世键;;大都市区化:西方的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前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程英男;金春燕;张博;翟剑辉;;长春市都市圈的空间界定与划分[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滨;周琼;郭玉娟;;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东亮;;日本城市化加速时期的政府就业政策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郭岚;;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9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邴迪;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体江;城镇体系与公路网络的分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新兴;区域产业结构与消费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2 曾青春;刘科学;;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省际差异分析[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3 刘伟,李绍荣;中国的地区经济结构与平衡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5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6 王建;;城市化: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7 王家庭;贾晨蕊;;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8 平新乔;;中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1期
9 段瑞君;安虎森;;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3期
10 张自然;;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开义;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刘文知;锦州市人口城市化研究[J];理论界;2004年05期
3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书讯[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8期
5 李静;人口城市化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路径选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朱宝树;上海人口城市化和再分布发展态势[J];南方人口;2003年03期
7 杨启藩;墨西哥人口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拉丁美洲研究;1996年01期
8 叶智辉;我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9 刘代友;论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民主的实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10 王小山;省会人口城市化的战略设想[J];经济工作导刊;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令华;;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2 骆永民;袁春瑛;;论公共安全的维护与经济增长——基于产权保护理论的解释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袁新华;李彩艳;缪为民;;我国渔业经济增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罗光强;谭江林;;湖南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及其调控[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冉;;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回顾与差异化发展策略探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袁勤俭;;江苏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英全;袁宝君;严隽德;陆晓辉;张庆;;江苏省市售保健食品标识的现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9 朱震葆;;江苏省粮食周期分析[A];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江苏化工农药集团有限公司[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华;如何理解“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N];解放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志萱;明年经合组织整体经济增长将放缓[N];经济日报;2006年
3 刘铮 张旭东;莫让“预期”落空[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亚行预测:中国今年增速为10.1%[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王光平;林毅夫:明后两年经济增长率仍会较高[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吴建友;美国经济强劲回升[N];光明日报;2005年
7 记者 江亚平;印度经济涨与落 老天脸色很重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预计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升至2.1%[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特约撰稿 王建;防“滞胀”将逐步成主题[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余根钱;警惕2006年经济增长的三个下坠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吴小巧;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郭忠兴;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以江苏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
4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宏瑾;经济增长、经济自由与不良贷款[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沈伟;中印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唐颖;东盟五国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陈炳福;中国的国防支出需求和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钰;江苏省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2 张钟;全要素生产率与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扬州大学;2007年
3 刘林;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刘小飞;经济趋同与空间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章晶;进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宫兵;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经济增长预测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郝亮;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孙竹;基于系统动力理论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包鑫;关于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间的动态关系——以江苏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2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