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婚配模式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30 21:31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往往被认为是促进生育率下降的因素之一,但是在后人口转变时期,许多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水平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使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和比较中国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教育婚配模式下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较高或较低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更高,即便考虑了女性的收入水平后这一关系依然显著。研究发现在考虑夫妇的相对特征后,相比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的夫妇,夫妇受教育程度均较高或较低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更高。文章使用生育的性别公平理论对生育意愿在女性受教育程度及婚配模式上的这一U型变化模式进行解释。生育行为不仅与经济水平或夫妻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关,还会受到性别观念的影响,更加平等的性别观念与性别关系有利于促进生育意愿的提升。政府应推广具有普惠性质的托育支持体系,促进女性就业和性别平等,使生育率维持在稳定水平。 

【文章来源】:人口学刊. 2019,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婚配模式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模式也发生图2不同出生队列的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变化从1970年至1975年出生队列的8%以下增长到1980年以后出生队列的12%以上

二孩生育,受教育程度,性别观念,意愿


女;[28]此外,夫妻双方的相对经济实力会影响其在家庭中的地位,进而影响二孩的生育意愿。[3][29]因此,女性的收入水平以及夫妻在家庭中的相对经济地位可能会成为本研究进行假设检验的忽略变量,即主要自变量有可能掩盖了收入水平差异/夫妻相对收入差异与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分别在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夫妻教育婚配模式作为主要自变量的模型中进一步纳入女性收入的分位数分类和夫妻收入婚配模式的变量①作为结果稳健性的检验。四、数据分析文章首先对关键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图4显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其二孩的生育意愿之间并不是单调的相关关系,而是呈现U型,即受教育程度较低和较高的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更高。受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和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下的女性中想要生育二孩的比例在70%以上;而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或大学专科的女性的比例仅在65%左右。文章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群体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和“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这两项传统观念的认同比例。可以看到对于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比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呈现单调下降。同时,夫妇受教育程度的婚配模式也呈现出了类似的关系(见图5)。在夫妇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低的二孩生育意愿更高。在女低男高的传统婚配模式下,其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比例与夫妻均为初中的家庭相近,而其想生育二孩的比例(74%)也与夫妻均为初中的家庭(71%)相近;而女高男低的婚配家庭中,其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比例和二孩生育意愿①女性收入的分位数分类变量构建的步骤如下:研究首先将个人的收入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找到?

二孩生育,家庭,夫妻,女性性别


担??浅氏?U型,即受教育程度较低和较高的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更高。受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和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以下的女性中想要生育二孩的比例在70%以上;而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或大学专科的女性的比例仅在65%左右。文章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群体对于“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和“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这两项传统观念的认同比例。可以看到对于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比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呈现单调下降。同时,夫妇受教育程度的婚配模式也呈现出了类似的关系(见图5)。在夫妇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低的二孩生育意愿更高。在女低男高的传统婚配模式下,其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比例与夫妻均为初中的家庭相近,而其想生育二孩的比例(74%)也与夫妻均为初中的家庭(71%)相近;而女高男低的婚配家庭中,其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比例和二孩生育意愿①女性收入的分位数分类变量构建的步骤如下:研究首先将个人的收入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找到四分位点的收入水平,而后根据每个个体的收入参照四分位点分别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该变量包含4个分类。由于部分个体在收入上存在缺失值,因此,此处模型所使用的样本规模为4096人。夫妻收入婚配模式的构建需要比较夫妻双方的收入,是按照夫妻双方所在的等级构建夫妻收入婚配模式的变量。最终,该变量包含6个分类:女高男低(6.72%)、女低男高(47.38%)、夫妻收入相等的4个类别。这一变量的构建需要夫妻双方的收入信息,因此,此处模型所使用的样本规模较小,仅为3913人。图4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的性别观念与二孩生育意愿图5不同婚配模式下的女性性别观念与二孩生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丈夫的家务劳动参与和女性初育风险[J]. 赵梦晗,计迎春.  人口研究. 2019(01)
[2]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J]. 计迎春,郑真真.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8)
[3]OECD国家3岁以下儿童照料支持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申小菊,茅倬彦.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02)
[4]二孩时代生还是不生?--独生父母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探析[J]. 洪秀敏,朱文婷.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5)
[5]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J]. 靳永爱,宋健,陈卫.  人口研究. 2016(06)
[6]全面二孩政策下重新审视公共政策中缺失的性别平等理念[J]. 赵梦晗.  人口研究. 2016(06)
[7]“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 张晓青,黄彩虹,张强,陈双双,范其鹏.  人口研究. 2016(01)
[8]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J]. 卿石松,丁金宏.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5)
[9]上海市“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初步评估及展望[J]. 彭希哲,李赟,宋靓珺,田烁.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4)
[10]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试析[J]. 杨菊华.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1)



本文编号:3312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312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