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1980—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和可达性异速标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4 10:15
  论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乡镇1980、1990、2000、2010、2016年5期截面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异速标度律,分析了乡镇尺度人口和可达性规模结构、等级体系及异速标度演化关系。结果表明:①人口规模以中小等级乡镇为主,60%的乡镇人口规模正增长,总体呈"南北高、中间低"分布格局;可达性水平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河谷平原区人口规模和可达性均最大。②人口和可达性均呈位次型分布,人口位序—规模具有明显双分形结构,由均衡向极化转变;可达性位序—规模以2000年为转折点由双分形演变为单分形,由低水平均衡转向更高水平均衡。③3006个乡镇整体以正异速生长为主,负异速生长为辅,黄土高塬沟壑区、河谷平原区内乡镇异速生长类型以人口增长正异速生长为主,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沙地和沙漠区内乡镇以人口下降正异速生长为主,农灌区内乡镇异速生长以人口增长正异速一级和人口下降负异速一级为主。最后根据人口和可达性异速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各分区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2020,39(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1980—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和可达性异速标度分析


黄土高原地理分区

交通网,人口,乡镇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衡量一个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本文假定黄土高原地区乡镇尺度的人口规模及其位序服从如下的幂函数规律:式中:Pi和Ri分别代表某乡镇的人口(可达性)规模和位序;P1代表位序为首位的乡镇的人口(可达性)规模;q表示齐夫指数,为常值。当q=1时,人口(可达性)规模体系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最优分布;当q>1时为集中分布模式;当q<1时,为均衡分布模式。无标度区识别中,根据每一点的对数值确定具体转折点,所求曲线为相关系数最高的拟合曲线[27]。

空间分布,乡镇,金字塔,人口


基于潜能可达性计算公式,黄土高原地区乡镇潜能可达性空间分布及年均增长率如图5、图6所示。结果表明:(1) 1980—2016年,乡镇潜能可达性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257930增至2016年的623288,年均增长率2.48%,表明整体上乡镇之间相互作用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河谷平原区可达性最优且增长最慢(2.02%),沙地和沙漠区可达性最差但增长最快(4.91%)。(2)乡镇潜能可达性整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东部乡镇相互作用潜力优于西部乡镇;其次,各乡镇潜能可达性沿京昆线、陇海线轴带分布,廊道效应明显,且以中心城市如包头为核心向外递减。(3)阶段特征明显,可达性最优区发生较大变化,1980年乡镇可达性大致形成以“西安—咸阳、太原—晋中、临汾、长治、洛阳”为核心向外递减的5个高值区,2000年新形成以“包头、大同”为核心的可达性高值区,2010年,“吴忠、中卫、西宁”高值区显现,到2016年,这一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且进一步增强。(4) 36 a的交通建设使得各乡镇潜能可达性得到增长,各乡镇相互作用潜力明显增强,与人口增长特征不同,可达性最优区增长较慢;沙地和沙漠区乡镇可达性增长最快,其次为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4个省区交界处边缘乡镇,但仍为可达性水平最差地区。图4 1980—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其网络联系[J]. 郭建科,何瑶,王绍博,吴陆陆.  地理研究. 2019(04)
[2]基于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城市多标度异速分析[J]. 龙玉清,陈彦光.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1)
[3]1985年来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作用机制[J]. 郭建科,陈园月,于旭会,王海壮.  地理学报. 2017(10)
[4]河南省人口分布与乡镇可达性空间耦合特征[J]. 崔彩辉,韩志刚,苗长虹,王兵,刘钢军.  人文地理. 2017(05)
[5]基于结构视角的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异速增长研究[J]. 王成新,王波涛,王翔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8)
[6]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 李涛,曹小曙,杨文越.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1)
[7]中国城市间交通流强度的空间格局[J]. 陈伟,修春亮,陈金星,王女英,魏冶.  人文地理. 2015(04)
[8]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起源、困境和复兴[J]. 陈彦光.  地理研究. 2013(06)
[9]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J]. 王振波,徐建刚,朱传耿,祁毅,徐璐.  地理学报. 2010(04)
[10]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证据[J]. 赵璟,党兴华,王修来.  经济评论. 2009(04)



本文编号:3342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342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