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困境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25 15:44
我国自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以下通称“普二新政”),而2017年的全国出生人口数、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均较2016年有所下滑,“普二新政”并未发挥预期“井喷”效果。对于并未如期出现的二孩生育热潮,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投入研究,最终将原因归结于“不敢生”和“生不起”这两个方面,均涉及到幼儿无人照料和幼儿照料成本高的问题。因此,笔者选择以南京市的育龄家庭为调查对象,以家庭幼儿照料为主题,通过实证研究的检验,从社会学的亲子依恋理论,社会角色理论等视角出发,对“普二新政”背景下南京市家庭中幼儿照料方式进行现状的描述,试图探索目前家庭幼儿照料方式中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困境与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试图从国家、社会、家庭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缓解“普二新政”下家庭幼儿照料困境直至解决。本文从“普二新政”遇冷和幼儿照料的迫切需求出发,通过对433份问卷和20位家庭成员访谈资料分析得出,目前幼儿照料的主要类型有:新生父母独立照料、幼儿父母和祖辈共同照料、祖辈完全照料幼儿、雇佣保姆进行辅助照料,同时也反映了目前幼儿照料的主体特征:幼儿照料的家庭负担沉重、照料的主体...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普二新政”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幼儿照料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相关理论
(一)社会角色理论
(二)亲子依恋理论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五、样本概况
(一)调查问卷样本基本情况
(二)个案访谈基本情况
第二章“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类型及特征
一、幼儿照料的主要类型
(一)幼儿父母独立照料
(二)幼儿父母和祖辈共同照料
(三)祖辈完全照料幼儿
(四)雇佣保姆辅助照料
二、幼儿照料的主要特征
(一)照料主体特征
(二)双亲照料特征
第三章“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困境
一、女性就业与幼儿照料的两难困境
(一)女性高就业率下的低母乳喂养率
(二)职场母亲的角色冲突
二、父职照料缺位与参与门槛高的尴尬困境
(一)幼儿照料中父职参与度低
(二)精细化养育提高父职参与门槛
三、代际支持与幼儿照料的双重困境
(一)隔代照料观念与方式不兼容
(二)幼儿照料中代际支持可能引发的风险
第四章“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困境的原因
一、幼儿照料的社会支持体系滞后
(一)支持性制度缺位
(二)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短缺
二、幼儿照料成本日益攀升
(一)直接照料成本居高不下
(二)间接照料成本与日俱增
三、家本位的式微和家庭功能弱化
(一)家本位的式微
(二)家庭功能弱化
四、家庭角色刻板化
(一)代际角色刻板化
(二)性别角色刻板化
第五章 建议与对策
一、制定幼儿照料支持性制度
(一)灵活化产假和陪产假制度
(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共担照料成本
(三)完善育后女性就业保障制度
二、推进幼儿照料公共服务建设
(一)大力发展托幼托育服务
(二)完善母乳喂养公共设施
三、家庭共建亲密照料氛围
(一)树立科学育儿照料观念
(二)代际间加强幼儿照料交流
(三)赋权男性共同参与照料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家长工作坊提升0~3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基于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的行动研究[J]. 王慧,杨印,席丽丽,史明珠,杨雪松. 世界教育信息. 2019(06)
[2]角色虚化与实践固化:儿童照顾上的父职——一个基于个体生命经验的考察[J]. 刘中一. 人文杂志. 2019(02)
[3]代际冲突与合作——幼儿家庭照料类型探析[J]. 张杨波. 学术论坛. 2018(05)
[4]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0~3岁儿童托育公共服务研究[J]. 孟广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05)
[5]新社会风险视角下的中国超级妈妈——基于广州市家庭儿童照顾的实证研究[J]. 钟晓慧,郭巍青.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2)
[6]OECD国家3岁以下儿童照料支持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申小菊,茅倬彦.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02)
[7]中国学龄前儿童家庭照料安排与政策需求——基于多源数据的分析[J]. 吴帆,王琳. 人口研究. 2017(06)
[8]亲职抚育困境:二孩国策下的青年脆弱性与社会支持重构[J]. 陈雯.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0)
[9]城市“隔代抚育”——制度安排与独生子女一代年轻父母的角色、情感限制[J]. 唐晓菁.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7)
[10]人口政策议题转换:从养育看生育——“全面二孩”下中产家庭的隔代抚养与儿童照顾[J]. 钟晓慧,郭巍青. 探索与争鸣. 2017(07)
博士论文
[1]费孝通家庭社会学思想研究[D]. 石艳.上海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三代同堂家庭祖辈和父辈共同养育研究[D]. 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当前城市家庭隔代抚育对儿童影响的机理研究[D]. 周秋帆.江苏大学 2016
[3]叠加的三角家庭结构模型:抚育模式的变迁与策略性选择[D]. 杜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与福利性家庭政策研究[D]. 刘秋明.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独二代”隔代抚养模式下的代际冲突研究[D]. 王云娇.华东理工大学 2014
[6]跨越城乡的家庭与生育福利[D]. 张立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7]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叶晓璐.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0005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普二新政”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幼儿照料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相关理论
(一)社会角色理论
(二)亲子依恋理论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五、样本概况
(一)调查问卷样本基本情况
(二)个案访谈基本情况
第二章“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类型及特征
一、幼儿照料的主要类型
(一)幼儿父母独立照料
(二)幼儿父母和祖辈共同照料
(三)祖辈完全照料幼儿
(四)雇佣保姆辅助照料
二、幼儿照料的主要特征
(一)照料主体特征
(二)双亲照料特征
第三章“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困境
一、女性就业与幼儿照料的两难困境
(一)女性高就业率下的低母乳喂养率
(二)职场母亲的角色冲突
二、父职照料缺位与参与门槛高的尴尬困境
(一)幼儿照料中父职参与度低
(二)精细化养育提高父职参与门槛
三、代际支持与幼儿照料的双重困境
(一)隔代照料观念与方式不兼容
(二)幼儿照料中代际支持可能引发的风险
第四章“普二新政”背景下幼儿照料困境的原因
一、幼儿照料的社会支持体系滞后
(一)支持性制度缺位
(二)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短缺
二、幼儿照料成本日益攀升
(一)直接照料成本居高不下
(二)间接照料成本与日俱增
三、家本位的式微和家庭功能弱化
(一)家本位的式微
(二)家庭功能弱化
四、家庭角色刻板化
(一)代际角色刻板化
(二)性别角色刻板化
第五章 建议与对策
一、制定幼儿照料支持性制度
(一)灵活化产假和陪产假制度
(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共担照料成本
(三)完善育后女性就业保障制度
二、推进幼儿照料公共服务建设
(一)大力发展托幼托育服务
(二)完善母乳喂养公共设施
三、家庭共建亲密照料氛围
(一)树立科学育儿照料观念
(二)代际间加强幼儿照料交流
(三)赋权男性共同参与照料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家长工作坊提升0~3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基于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的行动研究[J]. 王慧,杨印,席丽丽,史明珠,杨雪松. 世界教育信息. 2019(06)
[2]角色虚化与实践固化:儿童照顾上的父职——一个基于个体生命经验的考察[J]. 刘中一. 人文杂志. 2019(02)
[3]代际冲突与合作——幼儿家庭照料类型探析[J]. 张杨波. 学术论坛. 2018(05)
[4]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0~3岁儿童托育公共服务研究[J]. 孟广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05)
[5]新社会风险视角下的中国超级妈妈——基于广州市家庭儿童照顾的实证研究[J]. 钟晓慧,郭巍青.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2)
[6]OECD国家3岁以下儿童照料支持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申小菊,茅倬彦.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02)
[7]中国学龄前儿童家庭照料安排与政策需求——基于多源数据的分析[J]. 吴帆,王琳. 人口研究. 2017(06)
[8]亲职抚育困境:二孩国策下的青年脆弱性与社会支持重构[J]. 陈雯.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0)
[9]城市“隔代抚育”——制度安排与独生子女一代年轻父母的角色、情感限制[J]. 唐晓菁.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7)
[10]人口政策议题转换:从养育看生育——“全面二孩”下中产家庭的隔代抚养与儿童照顾[J]. 钟晓慧,郭巍青. 探索与争鸣. 2017(07)
博士论文
[1]费孝通家庭社会学思想研究[D]. 石艳.上海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三代同堂家庭祖辈和父辈共同养育研究[D]. 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当前城市家庭隔代抚育对儿童影响的机理研究[D]. 周秋帆.江苏大学 2016
[3]叠加的三角家庭结构模型:抚育模式的变迁与策略性选择[D]. 杜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与福利性家庭政策研究[D]. 刘秋明.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独二代”隔代抚养模式下的代际冲突研究[D]. 王云娇.华东理工大学 2014
[6]跨越城乡的家庭与生育福利[D]. 张立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7]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叶晓璐.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0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410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