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滞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03:40
  文章使用调整后的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口死亡数据,运用百分位数法、死因分析等方法,探析1980~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态势、死亡年龄分布规律和死因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死亡状况持续改善,但预期寿命增长速度偏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中国老年男性预期寿命与21个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80年的1.0年扩大到2015年的3.4年,女性由3.5年扩大至4.3年。低龄老人死亡状况改善迟缓是中国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差距逐渐扩大的直接原因。其中,防治低龄老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降低中国老年人口死亡率的重点。未来3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将加速上升,建立健全老年人口健康改善的长效机制将成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长期增长的关键。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中国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滞后问题研究


1980~2015年中国和部分发达国家老年人口预期寿命

老年人口,发达国家,死亡率,年龄


图1 1980~2015年中国和部分发达国家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受较低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变动的影响,中国较高年龄段老年人口的死亡变动也呈现出死亡水平偏高、死亡下降速度相对缓慢的特征。A25的增长与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变动高度相关,后续百分位数的变动速度主要由A25所决定(Zuo等,2018)。中国后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高的特点、原因及未来举措[J]. 桂世勋,陈杰灵.  人口与健康. 2019(09)
[2]二维死亡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适用性研究[J]. 张震,戴志杰,杨菁.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1)
[3]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J]. 张震.  人口研究. 2016(01)
[4]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水平和死亡模式的再估计[J]. 王金营.  人口研究. 2013(04)
[5]中国人口死亡率改善水平比较分析[J]. 王晓军,米海杰.  统计研究. 2013(02)
[6]中国高龄死亡模式及其与瑞典、日本的比较分析[J]. 曾毅,金沃泊.  人口与经济. 2004(03)
[7]中国老年人群死因结构的特征和地区差异[J]. 宋新明.  中国人口科学. 2000(03)



本文编号:3429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429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