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非”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3 17:29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失调已经长达20多年,已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调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二十多年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它与人们对待女婴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传统思想观念、性别检测技术和计划生育政策及管理等等诸多因素相关。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对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诸因素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其中不少学者认为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流引产是造成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的直接原因,这一点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国内外理论界的共识。本文主要探讨“两非”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别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进行分析。在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中,首先介绍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及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其次在比较分析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出现前后的出生性别比状况后,分析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普遍性,并指出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危害。在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中,首先介绍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再分别分析胎儿性别鉴定对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影响...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2.1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2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出现
2.3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出现前的出生性别比
2.4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出现后的出生性别比
2.4.1 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
2.4.2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特征
2.4.3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差异性
2.5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普遍性
2.5.1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可及性
2.5.2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普遍性
2.6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危害
第3章 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3.1 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出现
3.2 胎儿性别鉴定对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影响
3.3 我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水平现状
3.4 不同特征已婚妇女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关系分析
3.5 分孩次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关系分析
第4章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出生性别比平衡
4.1 治理"两非"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
4.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3509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2.1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2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出现
2.3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出现前的出生性别比
2.4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出现后的出生性别比
2.4.1 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
2.4.2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特征
2.4.3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差异性
2.5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普遍性
2.5.1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可及性
2.5.2 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普遍性
2.6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危害
第3章 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3.1 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出现
3.2 胎儿性别鉴定对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影响
3.3 我国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水平现状
3.4 不同特征已婚妇女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关系分析
3.5 分孩次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关系分析
第4章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出生性别比平衡
4.1 治理"两非"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
4.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35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43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