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明初黔东南地区的汉族移民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05 08:36
  移民是历代王朝开疆拓土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策略。为实现对西南边疆的开拓及控制,明初,中央政府在这一区域设立卫所制度,实行有组织有规模的汉族移民,给黔东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富足的劳动力,极大地推动黔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明初黔东南落后的社会面貌,使得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研究明朝初年黔东南地区汉族移民情况,探讨明初黔东南地区汉族移民的社会背景、过程、类型、活动、特征及影响,总结汉族移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为当下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文章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2020,22(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明初黔东南地区汉族迁入的原因
    1.政治原因
    2.经济原因
    3.社会原因
二、明初黔东南地区汉族移民的主要类型
    1.卫所移民
    2.民籍移民
    3.商屯移民
    4.仕宦谪迁官员移民
三、明初黔东南地区汉族移民的主要特征
    1.以卫所移民为主,自由移民为辅
    2.移民具有单一性,以汉族移民为主
    3.移民数量庞大,军户居多
    4.共同经济生活下的共同心理素质
四、明初黔东南地区汉族移民的主要活动
    1.农业活动
    2.商业活动
    3.手工业活动
    4.文化教育活动
五、明初黔东南地区汉族移民活动的影响
    1.提高黔东南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推动新生产关系的建立
    2.促进黔东南地区商业市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
    3.打破民族分布格局,推动文化传播及民族融合
    4.改善了黔东南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及社会面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贵州汉族移民及其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文生态建构的影响[J]. 廖荣谦.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9)
[2]明代贵州的移民及影响[J]. 吕善长,张明.  凯里学院学报. 2014(04)
[3]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主要手工业及其分布[J]. 朱圣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4]明清“军屯”、“商屯”与黔东南“苗疆”农业发展考述[J]. 陆跃升.  农业考古. 2014(01)
[5]明代贵州移民诗人与地域诗风考论[J]. 吴夏平.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3(03)
[6]明清贵州城镇的形成及其对当今贵州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J]. 张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7]试论黔东南苗族地区水稻种植结构的变迁[J]. 王锦淮.  群文天地. 2012(14)
[8]明代贵州汉族移民生态及其对家庭伦理变迁的影响——以詹氏家族墓志为例[J]. 冉光芬,吴夏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明清时期汉族移民在贵州毕节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作用[J]. 石春艳.  毕节学院学报. 2011(09)
[10]明代卫所屯田制与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J]. 何志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D]. 冉光芬.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明清黔西南地区的移民与地方开发[D]. 李丹丹.南昌大学 2019
[2]明清贵州移民会馆与地域认同初探[D]. 陈冉冉.贵州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14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614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