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

发布时间:2017-05-14 11:01

  本文关键词: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的生命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 ,通过劳动供给、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本文分析表明 ,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享受人口红利 ,并一直持续到 2 0 1 5年前后。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冲击 ,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就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三条途径来充分挖掘未来潜在的人口红利 ,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人口红利 储蓄率 经济增长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1 引言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 2 0 2 0年GDP总量翻两番的目标 ,中国经济需要在未来 2 0年内 ,保持每年平均以 7 2 %的速度增长。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 40多年的高速增长 ,可谓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从历史经验来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人口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马长伟;;晚清以来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易申波,张斌;浅析中国人口政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孔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数量问题及伦理对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苟颖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J];档案;2000年02期

6 韩蓉;韩芬;;论六朝离别现象与赠答诗的关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许田波;;大一统对抗制衡[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1期

8 李兴平,石慧玺;清末民初甘肃家庭嬗变刍议[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池子华;;近代灾荒赈济的几个侧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10 吕红平;生育文化转变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4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7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欣;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骏;明代户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尚旭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刘永丽;民国时期郑州城市人口变迁研究(1912-1948)[D];郑州大学;2011年

5 赵忠仲;徽商与明清时期的土地市场[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小飞;浙江近代人口的职业变迁与职业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民离村问题[D];山西大学;2011年

8 王鹏;民国初期山东流民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蕴蓉;抗战时期广东的灾况和社会救济[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赵炜;土地治权变动中的政权变迁[D];东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水映;李魁;;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2 王德文,蔡f ,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3 申玲;;新形势下我国“人口红利”面临的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34期

4 郑长德;;中国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年06期

5 付涛;;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的养老压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6期

6 全倩倩;王诗卉;苗锐;;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企业研究;2011年08期

7 贺菊煌;;人口红利有多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8 巩勋洲;尹振涛;;人口红利、财富积累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6期

9 韦兰幸;张婧婧;;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流动性过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3期

10 聂鹏;;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J];中国市场;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立灿;;贵州养老保险走入困境的原因[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2 陈友华;;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概念、由来与意义[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范献亮;;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扬;殷剑峰;刘煜辉;;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两个基本战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王国军;赵洁;孙然;黄微笑;;跨期消费均衡与计划生育综合保险的储蓄替代[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6 刘广如;刘哲;;我国消费信贷现状考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郭雪松;;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投资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10 刘成明;;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人口发展的成就、挑战及思考[A];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云飞;我市进入“人口红利”期[N];大连日报;2004年

2 褚福全;从美国储蓄率零增长看中国的热消费[N];中国审计报;2005年

3 记者 徐思佳;美国储蓄率过低 造成全球贸易失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蒋菡;构建社会福利体系恰逢其时[N];工人日报;2009年

5 刘日红;日本经济增长新路难寻[N];国际商报;2003年

6 贺菊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率内生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基金经理 郑拓;机遇大于挑战[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国泰君安 张晗 张峗;对市场和经济数据的再思考[N];证券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于华;中国也需要“强迫保险”吗?[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邱林;美国为什么担心中国人不存钱?[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晨光;储蓄率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牟晓伟;日本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永平;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7年

4 贾颖;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5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孙永勇;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8 方莉;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姚海明;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芳;新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2 程长胜;消费抚养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裕洁;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4 郭雷;经济增长视角下中国人口红利利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高扬;基于劳动力因素的“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袁莎莎;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7 张艳;甘肃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8 余鹏程;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私人储蓄率下降之谜[D];复旦大学;2011年

9 石艳芬;“统账结合”下我国养老保险的精算测评[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10 徐文晔;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64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