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
本文关键词:人口变动、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出人口变动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随后,分别研究了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家庭规模等人口因素的变化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最后,文章建议积极主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使人口发展按照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发展,在扩大内需过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过程中,促进扩大内需,力争作到人口与经济协调双赢。唯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
【作者单位】: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人口增长 消费能力 经济增长方式 扩大内需 人口问题 人口变动 统筹解决 人口因素 经济发展方式
【分类号】:F123;C924.24
【正文快照】: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0%,比2007年的11.4%下降2.4个百分点,而2009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下降到7.1%。特别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进出口大幅下降,2009年上半年,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①。在这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卫;;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5~2050年[J];人口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民生 乐嘉春 李长安;中国人口结构已为扩大消费打开时间之窗[N];上海证券报;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定斌;海峡两岸物流业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董慧;社会活力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文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中华;区域旅游的交通组织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8 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08年
9 刘春明;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张劲松;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言迪;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赵子健;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周峰;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黄中坡;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楠;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郭卉;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经济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悦磊;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8 罗正琴;遵义市农村学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式发展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谭淑芬;健康不公平度量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娥;新疆有机食品营销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2 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3 夏乐平;1979~2000年中国人口生育趋势:出生数据和教育数据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铮 ,邬沧萍 ,林富德;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J];人口研究;1980年03期
2 曹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王涌泉;正确处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一书评介[J];管理世界;1996年02期
4 陈正伟;论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测定与评价[J];重庆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5 蒋正华;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J];人口与经济;1988年06期
6 耿连海;经济危机新释[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7 刘洪康;控制我国人口增长不能放松[J];财经科学;1982年02期
8 穆光宗;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9 许涤新;论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人口研究;1983年02期
10 ;加速增长中的世界人口[J];人口学刊;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兵;;发展服务 扩大内需[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2 张良;;经济危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启示[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牟洪波;冯琪;牟永春;;扩大内需采取哪些措施更有效[A];“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专集[C];1999年
4 毕吉耀;;经济危机下稳定出口措施的着力点[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欣;俞平;;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扩大内需的关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怡靖;;云南省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萍;;马克思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开拓性研究[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8 赵炳章;;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题[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石洪涛;;世界瞩目中国:非典不是经济危机 仍对中国寄予厚望[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10 王松涛;;谈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扩大内需的作用[A];“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专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圣琳;经济危机让美国人勒紧裤带过日子[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普京宣布新设应对经济危机委员会[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麻生寻求应对经济危机良方[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继斌;跨国血拼:中国人不像有经济危机?[N];南方周末;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大洋;奥巴马:美国对经济危机负有责任[N];证券日报;2009年
6 曹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人口增长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5年
7 张寅;中国消费能力是个谜[N];中国经营报;2005年
8 记者 程晖;日本面临经济危机和政坛大选交错的局面[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林妍 熊文娟;北京将用经济手段调节人口增长[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水沐;经济危机下的越南工业[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变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金亮;转轨时期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5 杨民刚;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谷振宾;中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王海南;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与人民币汇率的调节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马晓钰;和田人口增长变化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3年
3 蒋辉;我国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4 张三蓉;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常媛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D];河北大学;2006年
6 倪燕;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朱秀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8 俞建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俞建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O晓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人口变动、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7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