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8 20:05

  本文关键词: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至2009年的省级数据,与前人结论进行了对比,纠正了某些认识。①与我国几何中心相比,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②政策因素和由此导致的开放程度、开放时序的差别,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经济危机是经济重心产生剧烈跳动的主要原因;④广东省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人口重心持续的西南向移动的真正原因,而经济重心的东南向移动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⑤人口重心和第一产业重心较为吻合,而与经济重心、第二产业重心、第三产业重心较为离散。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空间格局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时空演变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64)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79015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9HASTIT016)
【分类号】:C924.2;F124
【正文快照】: 2011年第4期总第120期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1引言进入21世纪,区域关怀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其核心是区域之间的公平待遇。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1]。至2009年,共有12个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2010年,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12期

2 唐国平,李秀彬,Guenther Fischer,Sylvia Prieler;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3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4 李小建;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变化与中西部地区引资困境[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5 樊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6 袁祖亮,郭庭柏;近两千年来河南人口重心及其运动轨迹[J];中州学刊;1998年02期

7 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02期

8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9 李小建,张晓平,彭宝玉;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10 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又丰,张义丰,刘录祥;淮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2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张序强,张桂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影响要素变化研究[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4 张晓燕;试论我国区域外资投入对工业布局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藕香;张军政;;我国区域不均等:分解方法与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7 朱捷;刘志峰;陆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政策效果评估[J];商业研究;2007年07期

8 陈龙;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冯俊;西部开发——差距、收敛与投资[J];财经科学;2000年05期

10 吴永生,陈昌海,张小林;江苏省沿江市(县)利用外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千庆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位选择初步研究[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3 廖万有;;气候变化对我国茶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谈明洪;张蕾娜;;中国特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探讨[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唐为安;马世铭;;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兰娟;宋健;;杭州四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浩;;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胡亚南;许吟隆;熊伟;张颍娴;;未来气候变化对吉林敦化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丁丽佳;;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马海霞;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晓青;数字就业——基于GIS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李新安;中国区域利益冲突及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延军平;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维新;陕西省区域投资环境的变化与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师玉娥;气候变化对云南持续农业影响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新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俊香;秦岭南北地区环境脆弱化与脆弱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峰;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6 王成金;我国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辉鑫;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玉翠;湖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潘蓉;杭州外商投资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黄淑芳;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韩隆福,刘平政;论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和迁都[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赵军,符海月;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4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5 温军;西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6 王志华;陈圻;;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与制造业同构的关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7 黄建山,冯宗宪;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8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9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10 郭腾云,徐勇;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陈月英;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建国;玉米田草间小黑蛛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长安;;浅析中国A—AAAA景区空间格局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3 梁鹏飞;林李月;;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6期

4 田英;赵军;管信龙;;1990年~2005年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及变化分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年01期

5 郭友超;茶云纹叶枯病的空间格局调查[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王开泳;陈田;董玛力;;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08年03期

7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8 杨卫丽;李同f;李建军;陈波;;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以阎良区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正栋;周国贤;;20世纪90年代韩江上游县级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以兴宁市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薛美云;;基于势能模型的我国省会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J];晋阳学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正强;周祥;黄光斗;;银合欢异木虱若虫空间格局参数特征的研究[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罗明良;汤国安;刘学军;;地形形态要素研究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杜洋;徐慧;;南京市各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徐家鹏;;湖北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分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郜晓雯;任帅;李思远;曹广忠;;北京市家装建材市场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肖风劲;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相关分析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勇;;基于生态安全的珠三角城镇群生态空间格局[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候西勇;;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任奎;周生路;张红富;吴绍华;郑群英;;江苏农用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兰安军;潘祖燕;文锡梅;;基于GIS的贵州喀斯特坡立谷空间格局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艳冰 解丽达;河北城镇空间格局新构想[N];河北日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杨开忠;西部开发要克服空间格局不经济[N];经济日报;2003年

3 记者 郑梦婕; 汕头构筑一带三区工业空间格局[N];汕头日报;2009年

4 郑金富 张宝进;构筑“一带三城六片”空间格局[N];闽北日报;2011年

5 记者 王朝晖;提出三种空间格局方案[N];泉州晚报;2011年

6 记者 王利强  通讯员 马维东;朔州市从空间格局调整破题[N];山西日报;2005年

7 蒋彦鑫;建设部高官批评遵义会议旧址空间格局遭破坏[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边峰;陕西加快建设关中一小时经济圈[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记者 孙晓梅;海盐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架构框定[N];嘉兴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林燕英 江泽丰 通讯员 冯继妍;《中山市近期建设规划》通过评审[N];中山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圣法;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傅萃长;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3 尚占环;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及其植被更新[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4 邓向瑞;北京山区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王成;局地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卢炜丽;重庆四面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龚直文;长白山退化云冷杉林演替动态及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小艺;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孙荣;山地河流河岸植被生态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刘硕;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鹏;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虎陈霞;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付桦;长江三角洲会展业空间格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延;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晓波;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吴永生;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姚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8 杨晓华;深圳仙湖数字植物园空间格局分析与制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肖雄;跨国并购的产业模式和空间格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谷加存;采伐干扰对次生林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77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