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基于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考察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家庭模式及其流动家庭化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率已达到60%。流动人口家庭模式是以一对夫妻户和一对夫妻加孩子户为主的核心家庭为主导,以一代户和二代户为主。3/4的已婚流动人口携带了配偶,有孩子的流动人口中有一半携带了孩子,这些孩子中有近20%是在北京出生的。流动人口的平均家庭规模为2人,明显小于全国农村的平均家庭规模(3.4人)。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及在京居住地显著影响人口流动家庭化,同时还发现非经济因素成为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的人口流动家庭化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动家庭化 家庭规模 家庭结构 家庭模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未来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06JJD840016)
【分类号】:C9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从世界范围来看,流动人口的流动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是先锋阶段,二是家庭化阶段,三是大众化阶段。[1]目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在经历浩浩荡荡的先锋阶段以后,已经开始进入流动的家庭化阶段。在过去的流动人口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对于流动人口的非举家迁移的“候鸟式”流动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江平;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探析[J];理论探索;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慧志;大城市人户分离特征综述和对策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2 李芬,慈勤英;城市流动学龄人口义务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8期
3 郭江平;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探析[J];理论探索;2005年03期
4 张玉洁;唐震;李倩;;个人迁移和家庭迁移——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模式的比较分析[J];农村经济;2006年10期
5 汪国华;;城市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再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7年01期
7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05期
8 罗桂华;张亮;;农村人口流动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6年09期
9 罗桂华;张亮;;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12期
10 罗桂华;张亮;;农村人口流动和其对“以家庭为单位参保”带来问题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文江;郊区城市化机理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逯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孟祥林;城市化进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葛晓巍;市场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分化及市民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斌;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志e
本文编号:377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7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