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中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04:24
本文以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划分的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为研究的空间对象,对三大区域人口总量、结构、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GIS理论、方法、技术分析三大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关因子(自然和经济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直辖以来,“一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全市人口的集聚作用,常住人口持续增加,“两翼”地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全市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人口在区域内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密度的分布总体表现为从都市区向外围,从西部向东北部和东南部(即从“一圈”向“两翼”)逐渐降低。 笔者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口抚养比、15岁以上文盲比例等七项指标,试图构建自己的人口压力指标体系,探讨定量研究人口压力的方法和步骤,并在ArcGIS9.0平台上对重庆市“一圈两翼”40个行政区划单位的人口压力进行赋值、量化和可视化表达。评价结果显示,人口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总体来说,重庆市“一圈”人口压力相对比“两翼”地区要小。 运用GIS理论、方法、技术研究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人口经济系统数量增长的微分方程组模型,...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重庆学者关于重庆人口问题的研究
1.2.4 前人研究总结及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突破的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要突破的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软件条件和主要资料来源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GIS 的空间分析理论
2.1.1 空间分析理论的概念
2.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1.3 空间统计分类分析
2.2 人口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口分布理论基础
2.2.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2.3 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 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概述
3.1 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概要
3.2 “一小时经济圈”区域地理背景
3.3 “渝东北翼”区域地理背景
3.4 “渝东南翼”区域地理背景
4 “一圈两翼”人口基本特征分析
4.1 人口总量状况
4.2 人口结构特征
4.2.1 性别结构:全市男女性别比偏高,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4.2.2 年龄结构:总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老、中、青相对协调
4.2.3 文化结构:整体较低,提高迅速
4.2.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但偏离显著
4.2.5 行职业结构:农林牧渔业人员比重过高,就业结构不均衡
4.3 人口分布
4.3.1 人口密度
4.3.2 城乡分布
4.3.3 流动人口状况
5 “一圈两翼”人口压力状况空间分布评价
5.1 相关概念
5.2 评价指标选择
5.2.1 指标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评价方法
5.2.4 评价数据与过程
5.2.5 评价结果可视化
5.2.6 评价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6 “一圈两翼”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经济发展因素关系研究
6.1 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主要分析指标及方法
6.1.1 人口集中指数
6.1.2 顺序分布分析及升序增量参数的提出
6.2 “一圈两翼”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6.2.1 人口总量变化分析
6.2.2 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指数变化分析
6.3 “一圈两翼”经济空间分布演变分析
6.3.1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分析
6.3.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空间自相关指数变化分析
6.4 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变动的相关分析
6.4.1 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指标的分析
6.4.2 人口比例、人口密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布指标的相关系数
6.5 分析结论
7 “一圈两翼”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
7.1 “一圈两翼”人口预测
7.2 人口规模变动趋势
7.2.1 户籍人口变动趋势
7.2.2 常住人口变动趋势
7.3 人口分布变动趋势
7.3.1 “一圈两翼”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7.3.2 人口空间分布变动趋势
7.3.3 就业分布变动趋势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GIS 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研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8.1.2 重庆市“一圈两翼”人口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85998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重庆学者关于重庆人口问题的研究
1.2.4 前人研究总结及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要突破的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要突破的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软件条件和主要资料来源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GIS 的空间分析理论
2.1.1 空间分析理论的概念
2.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1.3 空间统计分类分析
2.2 人口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口分布理论基础
2.2.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2.3 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 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概述
3.1 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概要
3.2 “一小时经济圈”区域地理背景
3.3 “渝东北翼”区域地理背景
3.4 “渝东南翼”区域地理背景
4 “一圈两翼”人口基本特征分析
4.1 人口总量状况
4.2 人口结构特征
4.2.1 性别结构:全市男女性别比偏高,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4.2.2 年龄结构:总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老、中、青相对协调
4.2.3 文化结构:整体较低,提高迅速
4.2.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但偏离显著
4.2.5 行职业结构:农林牧渔业人员比重过高,就业结构不均衡
4.3 人口分布
4.3.1 人口密度
4.3.2 城乡分布
4.3.3 流动人口状况
5 “一圈两翼”人口压力状况空间分布评价
5.1 相关概念
5.2 评价指标选择
5.2.1 指标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评价方法
5.2.4 评价数据与过程
5.2.5 评价结果可视化
5.2.6 评价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6 “一圈两翼”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经济发展因素关系研究
6.1 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主要分析指标及方法
6.1.1 人口集中指数
6.1.2 顺序分布分析及升序增量参数的提出
6.2 “一圈两翼”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6.2.1 人口总量变化分析
6.2.2 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指数变化分析
6.3 “一圈两翼”经济空间分布演变分析
6.3.1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分析
6.3.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空间自相关指数变化分析
6.4 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变动的相关分析
6.4.1 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指标的分析
6.4.2 人口比例、人口密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布指标的相关系数
6.5 分析结论
7 “一圈两翼”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
7.1 “一圈两翼”人口预测
7.2 人口规模变动趋势
7.2.1 户籍人口变动趋势
7.2.2 常住人口变动趋势
7.3 人口分布变动趋势
7.3.1 “一圈两翼”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7.3.2 人口空间分布变动趋势
7.3.3 就业分布变动趋势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GIS 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研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8.1.2 重庆市“一圈两翼”人口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85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78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