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回流、老龄化与“刘易斯转折点”
发布时间:2023-04-09 21:58
接受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原因在于持续的工资上涨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并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回流和老龄化现象,以剩余劳动力结构变化为视角,重新梳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与剩余劳动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来自八省的整村调查数据以及与全国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初次转移、从未转移和净回流的劳动力数量与结构变化。研究表明,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在2008年已然到来,但由于劳动力回流和老龄化的影响,农村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避免农业劳动生产率滞后对整体经济产生"拖后腿"效应,需要进一步推动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采用的模型
三、数据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描述
1.样本分布情况。
2.劳动力基本特征。
3.劳动力非农就业经历。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劳动力初次转移与刘易斯转折点
1.劳动力初次转移数量。
2.劳动力初次转移和累积转移率。
3.关于刘易斯转折点出现时点的判断。
(二)年龄结构变化与劳动力转移速度
(三)农村劳动力回流的规模与结构
五、结论及其引申的含义
六、政策建议及启示
七、不足之处或讨论
本文编号:3787805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采用的模型
三、数据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描述
1.样本分布情况。
2.劳动力基本特征。
3.劳动力非农就业经历。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劳动力初次转移与刘易斯转折点
1.劳动力初次转移数量。
2.劳动力初次转移和累积转移率。
3.关于刘易斯转折点出现时点的判断。
(二)年龄结构变化与劳动力转移速度
(三)农村劳动力回流的规模与结构
五、结论及其引申的含义
六、政策建议及启示
七、不足之处或讨论
本文编号:3787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7878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