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7 21:16
随着经济的深度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变得日趋频繁。文章以职业搜寻理论为框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倾向值加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和非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在个人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以后,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意愿仍高于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但是,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存在着内部异质性。非正规就业不仅直接增加了流动人口的职业流动意愿,而且会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工作特征而间接增加他们的职业流动意愿。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职业流动意愿的相关研究
2.2 非正规就业的相关研究
2.3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3.3 数据来源
3.4 变量选取、界定与测量
3.4.1 自变量与因变量
3.4.2 控制变量
3.5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4.2 非正规就业选择性偏差及倾向值加权处理
4.3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倾向值加权回归分析
4.4 非正规就业对不同收入群体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倾向值加权回归分析
4.5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机制
4.5.1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4.5.2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路径分析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启示
5.3 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编号:3834153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职业流动意愿的相关研究
2.2 非正规就业的相关研究
2.3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3.3 数据来源
3.4 变量选取、界定与测量
3.4.1 自变量与因变量
3.4.2 控制变量
3.5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4.2 非正规就业选择性偏差及倾向值加权处理
4.3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倾向值加权回归分析
4.4 非正规就业对不同收入群体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倾向值加权回归分析
4.5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机制
4.5.1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4.5.2 非正规就业对职业流动意愿影响的路径分析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启示
5.3 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编号:3834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83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