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与“善养”,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家庭的多元选择
发布时间:2023-11-25 00:05
自全面二孩政策开放至今,出生人口数量与生育率却在逐年下滑,远远不抵预期。国家鼓励生育的初衷与个体家庭生育意愿低迷现状相背离。多生一个,意味着原有家庭的平衡结构被打破,需要更多时间、精力、金钱来维持以往的生活品质、家庭发展、内部关系。独生子女政策下形成的“一孩家庭”惯性,从文化到经济,从养育幼子到赡养老人,一时间难以改变。育龄家庭的生育行为,将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本设计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处于育龄时期的一孩家庭与二孩家庭的多元生育选择为主线展开,呈现前者不要二孩的无奈与顾虑、后者有了二孩的挣扎与负担。从教育投资、托育困境、养老压力几个侧面,全面还原育龄家庭的真实需求,展现多元化家庭伦理观,从而研究相关配套政策对个体家庭的支持力度,呼吁社会公共政策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育龄家庭。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相关社会理论
2.1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和贝克的风险理论
2.2 低生育率陷阱理论
2.3 中国家庭政策研究
3 相关报道分析
4 设计总体思路
4.1 总体框架和内容
4.2 主要方法
4.3 采访对象
1 一个孩子就够了
1.1 优质养娃“后遗症”
1.2 高龄产妇的现实考量
1.3 家庭角色缺位的愧疚
2 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2.1 希望给孩子一个手足
2.1.1 陪伴一起长大不孤单
2.1.2 兄弟姐妹在遇事能帮衬
2.2 双职工家庭面临托育困境
2.2.1 没有合适的老人搭把手
2.2.2 公办幼儿托育资源稀缺
2.3 事业与家庭的抉择
2.3.1 错过孩子成长里程碑
2.3.2 被迫放弃的晋升机会
3 多元化家庭选择背后
3.1 只增不减的教育投入
3.2 幸福与辛苦的衡量
3.3 不可忽视的中年危机
记者手记
早教起始的教育资源需求
女性产假复工找谁托育
社会政策须全面重视家庭功能
附录:二孩采访提纲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66867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相关社会理论
2.1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和贝克的风险理论
2.2 低生育率陷阱理论
2.3 中国家庭政策研究
3 相关报道分析
4 设计总体思路
4.1 总体框架和内容
4.2 主要方法
4.3 采访对象
1 一个孩子就够了
1.1 优质养娃“后遗症”
1.2 高龄产妇的现实考量
1.3 家庭角色缺位的愧疚
2 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2.1 希望给孩子一个手足
2.1.1 陪伴一起长大不孤单
2.1.2 兄弟姐妹在遇事能帮衬
2.2 双职工家庭面临托育困境
2.2.1 没有合适的老人搭把手
2.2.2 公办幼儿托育资源稀缺
2.3 事业与家庭的抉择
2.3.1 错过孩子成长里程碑
2.3.2 被迫放弃的晋升机会
3 多元化家庭选择背后
3.1 只增不减的教育投入
3.2 幸福与辛苦的衡量
3.3 不可忽视的中年危机
记者手记
早教起始的教育资源需求
女性产假复工找谁托育
社会政策须全面重视家庭功能
附录:二孩采访提纲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66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8668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