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格局:1990~2010

发布时间:2017-05-22 21:10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格局:1990~2010,,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统计数据,通过区域理想人口密度、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相关计量模型,借助ARCGIS技术,揭示了中国及31个省、市、区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时间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1990~2010年间我国各省市区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增大,部分地区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污染严重;(2)在一定时间段内,部分区域人口对其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减小,但生态环境质量却持续恶化;(3)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超高压区为北京、天津、上海3个特大城市;(4)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重心和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轨迹相距甚远,但移动的总趋势是自西向东。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人口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关键词】中国人口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压力 生态环境质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96)资助
【分类号】:C924.2;F205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1990~2010年,人口由11.43亿增加到13.39亿,净增1.96亿。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快速增长的速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近期,中国人口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频繁出现在中外各种媒体上,引起中外广泛关注。中国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2 顾晓薇;王忠鑫;王青;刘建兴;;沈阳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综合环境压力[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余丹林,毛汉英,高群;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4 孙东琪;张京祥;朱传耿;胡毅;周亮;;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12期

5 陈强,陈正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艾比湖沿岸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2期

6 李继云;孙良涛;;大力推行绿色GDP核算——基于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6年04期

7 曹淑艳;谢高地;;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8 康文星;王东;邹金伶;胡燕平;崔莎莎;;基于能值分析法核算的怀化市绿色GDP[J];生态学报;2010年08期

9 李红丽;智颖飙;张荷亮;陶文辉;王再岚;Emmy Komada;杜永春;白志刚;刘秀珍;;新疆生态足迹与环境压力的时空分异[J];生态学报;2010年17期

10 高鹭;张宏业;;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秀杰;;我国推行绿色GDP核算的障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余建国;张宏武;;生态足迹的修正模型研究前沿与动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3 米雪晶;韩春鲜;;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尉犁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4 李玉霞;肖建红;陈绍金;;国内外生态足迹方法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5 刘清欣;;河南省第一产业碳足迹在产业间传递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6 刘东武;;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秦皇岛市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7 祁永寿;王建军;张承亮;张晟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青海省生态足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8 刘武艺;邵东国;唐明;;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探讨和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9 朱钰;王丽莉;;论绿色GDP实施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焦文献;徐中民;尚海洋;程怀文;;基于ImPACT等式的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分析——以甘肃省虚拟水消费为例[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新;王海滨;陈朝镇;叶元蕾;;绵阳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立中;梅昌艮;贺玉龙;熊春梅;;绿色高速铁路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何清;袁玉江;喻树龙;格丽玛;潘娅婷;;新疆艾比湖流域气候与水域变化及其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王巍巍;董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植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婷婷;冯达;朱翔;;长株潭地区区域承载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7 徐大海;王郁;;确定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烟云足迹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8 张小洪;李缙荣;;基于能值的兴文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9 王钉;贺涛;彭晓春;万大娟;李玉文;;环境规划评估方法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易定宏;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畅彦;森林资源估价的理论误区及方法修正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刘铁冬;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方景清;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张智全;庆阳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白龙飞;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D];云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居恒;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安平;环境治理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丁妍妍;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小媛;焦作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承载力响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方恺;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添虹;上海市崇明岛生态足迹时空动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翠;甘肃省张掖市生态承载力评价及预测[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常俊杰;基于时空动态的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3 程国栋;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4 苏志勇,徐中民,张志强,陈东景,龙爱华,张勃;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经济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5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厉彦玲;;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7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8 刘兆德,虞孝感;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9 杨仲山;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模式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10 王中根,夏军;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竞能;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04期

2 张为民;站在人口战线的前沿——记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孙兢新同志[J];南方人口;1998年04期

3 张原震;对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徐莹;;论中国人口转变及发展机遇[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9期

5 郭声波;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国人口地理简明著作[J];人口与经济;1989年02期

6 赵旋;海峡两岸中国人口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01期

7 田雪原;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发展五大趋势[J];了望;1999年27期

8 韩京清;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9 万歌;;13亿人口总量考验生产运动[J];新远见;2005年02期

10 魏高峰;龙克柔;;中国人口演化模型与中国未来人口预测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可佩;蒋梁瑜;朱鸿婷;;2008-2050年中国人口预测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2001年中国人口数据表[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3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许加良;;中国人口决策的战略转变[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李思名;;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比较研究——以1990年人口普查和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为例[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卫衍翔;卫中英;;长寿世纪人生两段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学萌;郝永红;黄登宇;;中国人口结构的灰色动态预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李培;;Todaro模型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检验[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黄匡时;陆杰华;;中国人口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10 温卓文;;浅谈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惠及万家[N];人民日报;2006年

2 北京战略研究学者 程亚文;批评两种人口思潮[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记者 冯舒玲;“创建幸福家庭”试点座谈会在银闭幕[N];宁夏日报;2011年

4 杜鹏;解读中国人口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姚敏华 万懿;中国人口发展六大新变化[N];中国人口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黄彩燕;中国人口游走在“十字路口”[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肖中洁;“中国人口十年内将负增长,现在不放开生育政策更待何时”[N];东方早报;2011年

8 记者 江滨 曹芳;中国人口与发展战略令人钦佩[N];中国人口报;2000年

9 记者 田少军;人口科学要有更大的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姚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所副教授);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普查[N];北京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万能;中国大城市的非正式人口迁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乔晓春;中国人口普查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4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周江涛;19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小爽;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口[D];华侨大学;2011年

2 于洪洋;中国出生性别比发展趋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司怡;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前福;中国人口小城镇化道路与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石雅茗;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郭雷;经济增长视角下中国人口红利利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张正宗;基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傅国平;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治理对策[D];湖南大学;2006年

9 耿红霞;我国人口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徐旭;中国转型时期的人口流动[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格局:1990~2010,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86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