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影响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09 11:08
   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效应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机制,旨在为我国超大城市集聚效应合理匹配模式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中国超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人口集聚对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集聚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负向的中介作用;门限效应分析显示,当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水平在-0.0637以下,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较弱,当城市创新集聚水平超过-0.0637时,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则明显增强。因此,应从加大城市创新投入力度、突出创新发展,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控制部分产业集聚规模,以促进全社会经济良性且健康发展。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2 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图2 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制定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成为我国城市的主要发展战略。但随着国内一部分超大城市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调整,城市内第二产业的集聚效应也随之降低,从我国超大城市区位熵指数看,除重庆、天津以外的国....


图3 中国超大城市创新集聚发展水平

图3 中国超大城市创新集聚发展水平

图2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从我国超大城市创新集聚趋势来看,传统超大城市和新兴超大城市的专利授权密度在20年内均快速上升,其中受到各地人才引进政策的导向作用影响,高素质劳动力的知识外溢效应和人才激励效应通过创新平台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引起“十一五”期间各城市专利密度呈现井喷式....


图1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发展水平

图1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度普遍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市年常住人口集聚度由1995年的6.06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9.27,20年间共提升了近53个百分点。同时,天津市和上海市的人口集聚程度同样大幅上升,分别由1995年的6.27和17.73上升到2005年的9.07和2....


图4 中介效应作用机制

图4 中介效应作用机制

式中a、b、c、c′分别为相应回归系数,c表示解释变量X对被解释变量Y的总效应,ab为中介变量M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系数为ab=c-c′。中介变量检验步骤为图4中所示。首先检验回归系数c,其次检验回归系数a、b,最后检验回归系数c′,若各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表示中介效应显著,....



本文编号:4032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032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c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