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 ,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上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 ,它不仅对推拉发生一般的影响 ,而且还使得推拉失去效力。这样 ,中国的人口流动将不再遵循一般的推拉规律。推力和拉力之所以失去效力 ,是因为流动农民工在长期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心理发生了变形。本文运用生活目标、生活预期、心理定位和生命周期等概念来分析这个过程。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推拉理论 户籍制度 生活预期 生命周期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对城乡流动人口的研究有多种理论视角 ,如二元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①、供需理论(supply demandtheory)、同化理论 (assimilationism)等 ②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推拉理论”。本文试图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慧娴;小城镇:“第三元社会”的偏好[J];城市问题;2005年02期
2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马用浩;劳动力外出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2年11期
4 王道勇;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增收[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6期
5 王毅杰,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 陈仲常;臧新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与跨区流动度的估量[J];经济问题;2006年01期
8 郑英隆;;比较利益的递进追求:农民工演进的劳动经济学解读[J];经济学家;2007年02期
9 李妍妍;;进城务工女性汇款情况研究——以厦门市流动妇女为例[J];南方人口;2006年04期
10 周大鸣,秦红增;城市农民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王建华;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6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广宇;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D];上海大学;2006年
10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健松;变迁中的乡村生活[D];湖南大学;2002年
2 吕柯;“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罗忆源;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杏彬;论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D];湖南大学;2004年
5 蔡铨;湖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薛俊丽;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透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占杰;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代燕春;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亮;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与中间组织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周凯;湖南农村劳务输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海;董文霞;;“红丝带”情暖农民工[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12期
2 关秋战;;虞城县“六个一套餐”服务返乡农民工[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9年02期
3 付伟;;对农民工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的调研与建议[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年02期
4 刘晓红;付建根;;江西高安市真情服务情暖返乡农民工[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03期
5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与思考[J];当代中国人口(英文版);2006年Z2期
6 魏武;;农民工“三证”费用能免则免[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7年05期
7 ;广闻博览[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0年06期
8 陈艳;孟全;;对就业形势严峻时期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新问题的思考[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9年06期
9 ;计生委十项措施为农民工维权[J];农民文摘;2007年11期
10 娄彬彬;;情系农民工 关爱留守儿童——全国影视文化送温暖行动座谈会召开[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林;;非正式住房与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基于对12个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向东;增强计生家庭农民工抗风险能力[N];中国人口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洋;在服务返乡农民工中提升工作水平[N];中国人口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尹海明 通讯员 韦德江 莫日武;让返乡农民工工作好生活好[N];南宁日报;2009年
4 甘广基;北流市为返乡农民工“补计生课”[N];广西日报;2009年
5 朱明芬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N];中国人口报;2009年
6 星子;省建设厅大力开展“关怀关爱农民工行动”[N];青海日报;2007年
7 杨荣林;“四到位”服务返乡农民工[N];贵州政协报;2009年
8 记者 阮燕 通讯员 和晓峰;全面提升农民工计生管理水平[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黄建加 林庆寿 杨以茸;打造温暖“后援团”[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刘淦 浣晖 记者 姚学文;湘乡计生部门帮扶返乡农民工[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万能;中国大城市的非正式人口迁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刘汝良;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克亚;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孟庆洁;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静;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匡时;社会融合视野下的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09年
2 石新国;迁徙政策、城市贫困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D];山东大学;2008年
3 毛俊杰;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转移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鲁甜;外来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周宁宁;台州城市外来人口市民化调查研究及规划策略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6 邓惠娟;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仲雷;流动人口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唐薇;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邵怀友;流动人口的分化及其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琦;兰州市东乡族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0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