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评价监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6-06 16:12

  本文关键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评价监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包含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人口内部均衡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维度,人口外部均衡包括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设定为三级,第一级包括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第二级由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七个部分构成;第三级指标包括反映内部均衡的7个指标以及反映外部均衡的13个指标,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2000-2007年31个省级单位的数据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人口总体均衡水平以及影响人口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列前三,人口均衡发展程度最高。从影响均衡程度的关键因素看,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的主要因素,人口与社会的均衡状况对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制约最大,其次是人口与经济的均衡状况。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关键词】人口 均衡发展 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CRK004)资助
【分类号】:C924.2
【正文快照】: 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从人口转变的现实和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分布以及人口自身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问题将成为主要的、亟待解决的人口问题,中国人口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涌平;决策的困惑和人口均衡政策——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邵凡;谭克俭;;与全面小康指标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3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4 胡伟略;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J];人口研究;1994年03期

5 蔡莉;穆光宗;;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J];人文杂志;2008年04期

6 张理智;;均衡人口与均衡GDP关系研究——兼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调整[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7 陈仲常;张翠姣;章翔;;中国人口发展监测评价模型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5期

8 赵军;田英;张艳伟;;甘肃省人口压力评估指标及定量评估研究[J];西北人口;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磊;;中国人口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2 吕雁琴;朱磊;;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七城市人口经济压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2期

3 胡伟略;小康人口目标与理性生育预期[J];南方人口;1997年04期

4 庄渝霞;;当前生育政策微调的不可行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5 陆杰华;肖周燕;顾林枝;;2007: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和评述[J];人口研究;2008年03期

6 王军平;;中国人口发展指数研究[J];人口学刊;2010年02期

7 黄健元;杨飞;;人口现代化状况评析——基于苏、浙、沪、京、粤、鲁、全国的比较[J];西北人口;2008年04期

8 陈仲常;章翔;欧阳文;;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因素相关性研究——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构造[J];西北人口;2008年05期

9 郁明华;;“十二五”江苏省人口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秀霞;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超;重庆三峡库区人口承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马鹏媛;“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翠姣;我国环保产业区域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褚凤飞;基于科学发展的副省级城市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途径与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年01期

2 邓永新;人口承载力系统及其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干旱区研究;1994年02期

3 孙峰华;中国环境人口容量研究方法的述评和构想[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4 余永跃;中国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J];经济学家;2000年06期

5 ;一门新兴的科学排泄资源经济学[J];经贸导刊;1997年09期

6 张耀光,胡宜鸣,高辛苹;海岛人口容量与承载力的初步研究——以辽宁长山群岛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赵建世,王忠静,杨华,李涌平,翁文斌;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能力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胡保生 ,王浣尘 ,朱楚珠 ,李维岳;关于我国总人口目标的确定[J];人口与经济;1981年05期

10 伍小兰;中国生育现代化问题的定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丽艳;;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J];中小学管理;2010年03期

2 ;美味的面包[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0年Z1期

3 何立杰;;浅谈“数学模型”[J];吉林教育;2010年04期

4 张玉新;;试论河南独立学院的现状、模型与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年02期

5 王琴;;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0年04期

6 苏娜;黄崴;;区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现状与改进——基于广州市的调研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7 张爽;;新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师角色模型建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天赋;;均衡发展铸民生之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1期

9 张作功;;均衡发展中的义务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2期

10 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全;;高速线材吐丝机的头部定位模型[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照鹏;唐凤敏;刘坤;;热轧带钢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颖健;许洪洋;郭英敏;陈来军;;在线炉顶多环布料模型的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慧宁;徐安军;田乃媛;贺东风;;铁水预处理脱硅过程铁矿粉和氧气喷吹量预测模型[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振兴;刘相华;李欣;;首钢2160热轧板带厚度控制系统的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秋生;卞勋光;邬丽;韩向琨;张莉;刘海丽;包慧君;徐春生;杨平;黑乃楠;;中华鳖精子储存模型的研究初报[A];中国遗传学会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袁婺洲;唐e

本文编号:426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426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4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