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4:07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 老龄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人口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在21世纪,不仅仅是我国需要面对老龄化人口带来的一连串经济社会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和亚洲各个发达国家都将为此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和研究。人口老龄化,是这个新世纪全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影响着未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毋庸置疑,我们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所以导致了老龄化人口数量的迅速,大量的增加。如果现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养活两亿老龄人口的水平,那么人口老龄化现状便成了关系着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治久安的严重问题。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我们的民族不仅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也需要时常仰望星空的人”。面对严峻的现状和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局势,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珍惜改革开放后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成果,审时度势,对老龄化问题制定出正确的发展对策和战略指导,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实事求是地面对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集中智慧把老龄化问题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老龄化问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它代表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它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相互斗争,相互发展后的一个社会产物,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面对老龄化问题也是一样,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的两种意识,一种是正面积极的意识,另一中就是负面消极的意识;但意识同样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只要我们用正面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它,承认人口规律,它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实事求是地用科学求真的态度审视分析它,不盲目乐观,通过分析人口规律认清老龄化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和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悬崖勒马,制定解决政策,狠抓实干;同时也不盲目悲观,要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坚信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我们摸清规律,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万众齐心,必定会度过老龄化问题带来的难关,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老龄化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应对老龄化问题提出科学的政策和合理地措施。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消灭;面对人口老龄化,虽然它不可被消除,只能被缓解,但我们并非只能被动适应,因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促使它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老龄化问题的内因是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内部矛盾,它决定着老龄化的前进方向;而外因则是我国的政策土壤和面对它的态度。我们不能改变人口规律,但我们可以发挥好主观能动性,控制好人口老龄化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降低它的负面影响;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明确好,认识好质量互变的规律,面对老龄化问题,脚踏实地,不骄不躁,从基层做起,在一定时间规范内积极主动积累量变,促使最终质变的形成,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老龄化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认清老龄化问题的形势,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各项养老保险制度,为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做好一切准备。
【关键词】:人口 老龄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选题依据10-12
  • 1.1.1 理论依据10-11
  • 1.1.2 现实依据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3 中国特色人口老龄化研究综述14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难点与创新点15-16
  • 1.4.1 难点15
  • 1.4.2 创新点15-16
  • 第2章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论研究16-24
  • 2.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理论指导16-17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概述16
  • 2.1.2 适度人口观16-17
  • 2.1.3 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17
  • 2.1.4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17
  • 2.2 探讨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指导17-19
  • 2.2.1 毛泽东人口思想的概述17-18
  • 2.2.2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8-19
  • 2.3 “邓小平理论”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论指导19-20
  • 2.3.1 “邓小平理论”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指导19-20
  • 2.3.2 “邓小平理论”中人口思想对我国老龄事业的推动20
  • 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创新与发展20-24
  • 2.4.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上的理论指导20-21
  • 2.4.2 “科学发展观”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创新指导21-24
  • 第3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原因及影响24-37
  • 3.1 国外及国内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24-27
  • 3.1.1 国外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24-26
  • 3.1.2 中国老龄化的现状与问题26-27
  • 3.2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中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7-28
  • 3.2.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27-28
  • 3.2.2 我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8
  • 3.3 中国老龄化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8-30
  • 3.3.1 老龄化问题对社会道德发展的影响28-29
  • 3.3.2 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9-30
  • 3.4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之间关系的探究30-34
  • 3.4.1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历史背景30-31
  • 3.4.2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和部分问题31-33
  • 3.4.3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系33-34
  • 3.5 “单独二胎”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34-37
  • 3.5.1 “单独二胎”政策的概述34-35
  • 3.5.2 “单独二胎”政策对人口结构和质量的影响35-37
  • 第4章 建设与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对老龄化社会的治理能力37-44
  • 4.1 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37-40
  • 4.1.1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37-38
  • 4.1.2 中国传统孝道的意义38
  • 4.1.3 关爱老年人群体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核心内容38-40
  • 4.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化和谐社会40-44
  • 4.2.1 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分析探索40-41
  • 4.2.2 完善老龄人口保障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1-44
  • 结论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春英;谢恒星;冯雪;李清翠;;GM(1,1)模型在烟台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2 普建中;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创造;2000年07期

3 杜寿杰,张文珂;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发展论坛;1997年11期

4 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5 刘观海;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福州党政论坛;1996年01期

6 刘观海;福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J];福州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7 刘雪琴;日本老年介护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05年03期

8 李维洁 ,张晓 ,汪宁;美国长期护理保障简介[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3年04期

9 郑文峰;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再认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04期

10 成凤皋;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对策[J];理论建设;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566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66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