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当前“用工荒”:人口结构改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预警

发布时间:2017-07-29 11:01

  本文关键词:当前“用工荒”:人口结构改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预警


  更多相关文章: 用工荒 人口结构 经济转型 预警


【摘要】:当前"用工荒"的出现与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密切相关,体现为结构性用工荒、行业性用工荒、季节性用工荒、区域性用工荒以及这四种类型用工荒的"叠加"。"用工荒"的出现是要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种预警,但是否能够因此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应该审慎。"用工荒"会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对当前乃至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更为严重的"用工荒"问题,企业方面既需要适度涨薪并善待农民工,也需要考虑转型升级的问题;政府方面要助推低端企业升级或转型,通过完善制度为农民工融入当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民工要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用工荒 人口结构 经济转型 预警
【分类号】:F121.3;C924.2
【正文快照】: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从2009年开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荒”开始显现。2010年底2011年初,包括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再次出现,并且缺工的时间提前,涉及的行业、企业、区域有扩大的态势,即使近两年,“用工荒”问题仍然时常出现1。在拥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晓天;;“民工荒”成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2 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3 欧阳俊;杨正喜;;用脚投票:劳资博弈下民工荒一种解释框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赵武,刘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5 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J];经济学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坤;;“民工荒”现象并非偶然[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2 王小樯;;2010年新一轮民工荒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3 费菊瑛;王裕华;;民工人力资本、可行能力与生活满意度[J];财贸经济;2010年08期

4 刘刚;胡立;;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就业的影响:1994—2010——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5 高建昆;;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6 夏永祥;魏玮;;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7 苏燕平;;就地转移农民工:乡村弱者维权的行为逻辑——以陕西关中某村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8 杨晓天;;“民工荒”成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9 陈晖涛;卢红飚;;福建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之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非正规雇用对我国财富分配格局形成的影响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0期)[C];2009年

4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伙林;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吴淑玲;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伦蕊;制造业资本深化进程中的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辛宝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方莉;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徐建荣;转型期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顾凯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赵春燕;“民工荒”现象的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丁记峰;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小娟;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刘忠良;珠江三角洲“民工荒”现象分析及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岳兵;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用工荒”现象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务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我国外商投资梯度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2 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3 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4 祝立宏;;对我国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7期

5 余秀江;王浩;龙彦熹;;“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劳动力供需双方知觉的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杨瑞龙,杨其静;对“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J];经济科学;2000年06期

7 黄岩;;外来工组织与跨国劳工团结网络——以华南地区为例[J];开放时代;2006年06期

8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4期

9 潘毅;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J];社会学研究;1999年05期

10 闾定军;“民工荒”探源[J];特区经济;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建军;[N];经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揭秘中国用工荒[J];甘肃金融;2010年02期

2 ;“用工荒”再现东南沿海 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终结?[J];光彩;2010年03期

3 笑蜀;;用工荒警示国家投入须即刻转向[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03期

4 陈桂宏;;浅谈国内“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3期

5 许永江;;破解“用工荒”[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6 古峰;;破解用工荒难题 走出低成本经营误区[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0年04期

7 赵灵敏;;用工荒,一个时代的终结[J];南风窗;2010年08期

8 本刊编辑部;赵灵敏;;用工荒,转型中国的节点[J];南风窗;2010年08期

9 赵俊明;;“用工荒”,何须慌[J];金融经济;2010年07期

10 佚名;;“用工荒”背后的新诉求[J];政府法制;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巧巧;;“用工荒”现象的成因和背后的机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徐世明;;谈“用工荒”的多元因素与解决途径[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李华荣;;为何又闹“用工荒”[A];2009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劲;兰州服务业出现新一轮“用工荒”[N];工人日报;2007年

2 张超柱;市区服务业遭遇年终“用工荒”[N];嘉兴日报;2006年

3 任建党;工商业界“用工荒”当引起关注[N];开封日报;2006年

4 余建文;个私小企业年关遭遇“用工荒”[N];宁波日报;2007年

5 记者 何超群;“用工荒”调查[N];绍兴日报;2007年

6 薛飞;破解“用工荒”还得靠科技[N];威海日报;2007年

7 刘兵;新疆部分农区出现“用工荒”[N];西部时报;2006年

8 姜鹏飞;缝机中小企业用工荒渐显[N];中国服饰报;2007年

9 王海平;我市制衣业出现用工荒[N];安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慧丽;京城服务业出现“用工荒”[N];市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培锋;诸城市“用工荒”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王敏;当前城市用工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敏;协同治理视阈下非公企业“用工荒”破解之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玲瑞;我国企业“用工荒”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浩;武汉市“用工荒”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包蓓蓓;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用工荒”的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红敏;莱州经济开发区“用工荒”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2年

8 阚双双;“用工荒”与“农民荒”背景下的新时期农民就业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蓝琦;浙江省制造业“用工荒”原因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10 罗迎;大学扩招对用工荒、就业难的影响分析与实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8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88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