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人口活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要素效率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23:21

  本文关键词:人口活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要素效率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 人口活跃因素


【摘要】: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整合为人口活跃因素,采取2000年-2010年省际数据,建立Panal Data模型对这期间人口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口活跃因素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人口活跃度与人口分布与迁移因子作为劳动力的内生促进变量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活跃度、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因子作为资本的内生促进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地影响;同时,各人口活跃因素的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受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影响而产生了长期的变动趋势。 区域人口活跃度呈“梯度式差异”,东三省、珠三角、长江中下游各经济发达省份人口活跃程度偏高,而西北欠发达地区各省市人口活跃度低。并且,各省际活跃程度逐年呈递增趋势。结果表明,,在人口活跃度因素中,人口素质因素是人口活跃度的决定因素,人口素质水平高,则人口活跃度高,反之亦然;其次是人口分布与迁移因素,除各别地区外,人口流动指数变动趋势与人口活跃度指数变动趋势基本吻合;最后,人口结构因素虽然不是人口活跃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口结构作为人口构成的基础也会影响区域人口活跃程度。 受人口活跃度的影响,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差异: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固定效应有优势的地区有重庆、浙江、云南、新疆、四川、上海、山西、陕西、山东、天津;处在中游区域的有青海、宁夏、内蒙古、辽宁、江西、江苏、吉林、湖南、湖北、黑龙江;处于下游区的有河南、河北、海南、贵州、广西、广东、甘肃、福建、北京、安徽。人均GDP固定效用有优势的一些省份,人口分布与迁移适宜,人口素质高,并且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合理,在GDP增长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而人口分布密集的区域,由于受人口不合理因素影响及产业结构限制,GDP增长空间狭窄。因此,对于劣势的区域人口调整能够创造GDP有利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 人口活跃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4 研究内容15-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6 创新点与不足17-18
  • 第2章 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18-30
  • 2.1 人口活跃度理论18-26
  • 2.1.1 人口活跃度的内涵18
  • 2.1.2 人口分布与迁移理论研究18-19
  • 2.1.3 人口素质理论研究19-20
  • 2.1.4 人口结构理论研究20-22
  • 2.1.5 人口活跃度模型建立22-26
  •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6-30
  • 2.2.1 区域经济增长内涵26-27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7-28
  • 2.2.3 包含人口活跃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28-30
  • 第3章 省际人口活跃度现状分析30-35
  • 3.1 人口活跃度模型30
  • 3.2 人口活跃度模型检验30-31
  • 3.3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31-32
  • 3.4 区域人口活跃度现状分析32-35
  • 第4章 人口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35-44
  • 4.1 数据来源及整理36
  • 4.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36-38
  • 4.3 省际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结果38-39
  • 4.4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39-42
  • 4.4.1 人口活跃度与人口分布与迁移因子内生于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39-40
  • 4.4.2 人口活跃度、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因子内生于资本促进经济增长40-41
  • 4.4.3 人口活跃因素作为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41-42
  • 4.5 人口活跃因素作用下的省际 GDP 固定效应42-44
  • 第5章 人口活跃度对要素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44-47
  • 5.1 模型选择44-45
  • 5.2 核算模型结果45-4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7-50
  • 6.1 结论47-48
  • 6.1.1 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47
  • 6.1.2 省际人口活跃度呈“梯度变化”47
  • 6.1.3 人口活跃因素作用路径不同导致要素贡献率存在差异47-48
  • 6.1.4 人口活跃度促进经济增长48
  • 6.2 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成文;丛新萍;;城镇化对安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与前景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11期

2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3 贾云峗;;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2期

4 王金营;顾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和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许和连,赖明勇;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张兴平;赵旭;顾蕊;;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变量协整分析[J];煤炭学报;2008年06期

7 胡宗义;刘亦文;唐李伟;;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8 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9 李红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10 王金营;戈艳霞;;中国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笑非;城市化与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6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96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