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家庭债务增长关系的实证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02 03:13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家庭债务增长关系的实证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债务 VECM 少年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摘要】:文章采用1997~2012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少年人口抚养系数、居民消费、家庭债务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运用单位根和VECM的检验方法,检验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年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将促进家庭债务总额的增加,老年人口抚养比、居民消费总额和长期贷款利率的上涨则会促进家庭债务增长。基于实证结果,笔者建议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完善社会养老福利制度,适量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同时深化金融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使家庭债务能保持平稳增长并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家庭债务 VECM 少年人口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2YJC790206)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重点项目(13ZDB069) 湖南省社会规划办一般项目(11YBA283) 2014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CS2014B279)
【分类号】:C924.24;F126;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人口结构变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我国少年人口抚养比明显下降。1996年,我国少年人口抚养比为26.4%,2012年,我国少年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新华;何雅菲;;中国家庭债务、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洁;;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源投资略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06期

2 何亦名;王翠先;黄秋萍;;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趋势与就业质量调查分析[J];青年探索;2012年01期

3 李连根;;中等收入陷阱与我国的跨越对策[J];求索;2012年04期

4 李梦凡;张良;;人口流动现象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基于改进的乡—城人口流动模型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11期

5 王凌峰;;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十年演进:3P、5P到12P[J];企业活力;2012年07期

6 刘怀宇;马中;;“刘易斯转折点”假象及其对“人口红利”释放的冲击[J];人口研究;2011年04期

7 辜胜阻;潘啸松;杨威;;在应对“用工荒”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J];人口研究;2011年06期

8 刘治宏;;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投资研究——以陕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年12期

9 柳清瑞;金刚;;人口红利转变、老龄化与提高退休年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10 杨云汉;;浅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走势[J];中国市场;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3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隋澈;;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王玉龙;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谭寒;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及原因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晴;人口年龄结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贾修斌;人力资本在西部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9 赵敏娜;刘易斯拐点下的我国税收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俊皓;我国民工荒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2 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3 蔡f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1期

4 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口抚养比”[J];当代贵州;2012年15期

2 易富贤;;总抚养比和经济增长的互动[J];商学院;2013年06期

3 晏森;王高社;杨克俊;;我国人口抚养比指标探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李雨潼;张剑宇;;从抚养比变化看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J];人口学刊;2010年06期

5 刘颖;梁信;王立波;张怀宇;;省域人口抚养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包婉茵;胡晓玲杰;;中国抚养比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07期

7 罗光强;谢卫卫;;中国人口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理论[J];人口与经济;2013年05期

8 高小明;李学清;;1995-2006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时空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李祥;李勇刚;;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10 ;养老:抚养比12.7%,负担系数7.9[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3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品;林芳;;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瑞芳 通讯员 刘杨;津城七年培育四十万大学生[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记者 黄秀丽;每百个年轻人负担20位老人[N];北京日报;2006年

3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嘉宾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谢斌;把握人口机会窗口期机遇促进社会和谐[N];南方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冯蕾 李慧;“单独两孩”,,你怎么看[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实习生 季玳弘;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N];经济日报;2012年

7 顾泳;上海连续十年人口负增长[N];解放日报;2004年

8 早报记者 石剑峰;“‘人口红利’实为‘人口高利贷’”[N];东方早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蕾;山西是否会面临“未富先老”难题?[N];山西经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张牡霞 秦菲菲;人口红利或于2013年消失[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长胜;消费抚养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明;人口结构变迁与经常账目余额[D];北京大学;2013年

3 杨洋;山西省人口构成现状及预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袁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5 戴心悦;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爱芳;新疆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7 何鹤雄;结构转变下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8 杨磊;河北省“人口红利”效应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9 刘亮;人口红利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郭晗;人口红利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7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07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