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动人口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7 03:19
本文关键词:上海流动人口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
【摘要】:上海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是亚洲较大的经济、金融中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市流动人口达到约897.7万人。上海流动人口的分布对于上海整体的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因此摸清这部分人的分布特征对于调整上海的人口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大量流动人口也为上海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为引导流动人口分布以及缓解流动人口带来的影响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2010年第六次上海市流动人口普查数据,根据本文研究需要,选用六普数据中的26个普查项目作为原始变量,它们涉及流动人口的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通过变量离散趋势分析、变量空间分布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全文具体从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进行说明。 第二章分析了上海流动人口的具体情况。对上海流动人口进行离散趋势分析,然后通过GIS作图分析上海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空间分布结构的聚类分析和流动人口因子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以及流动人口的分类特征。 第三章首先对上海市常住人口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分析。然后基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特征对比分析两者在集中趋势、离散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上的异同。 第四章探究流动人口来沪的原因,一方面城乡差异促使农村人口从农村流出,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吸引大量流动人口向城市流入。 第五是政策建议部分,通过本文前五章的论述提出了上海市流动人口调控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流动人口 人口空间分布 上海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4.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8
- 一、研究背景9-10
- (一) 社会背景9
- (二) 政策背景9
- (三) 产业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一) 国外关于移民的研究11-12
- (二) 国内流动人口的研究12-14
- 四、研究说明14-18
- (一) 数据来源14
- (二) 研究地域范围14-15
- (三) 研究变量选取15-17
- (四) 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特征18-53
- 一、上海市流动人口基本特征19-27
- 二、离散趋势分析27-28
- 三、空间分布分析28-41
- 四、上海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的聚类分析41-45
- (一) 青少年为主的迁入区42-43
- (二) 白领及老年人为主的迁入区43-44
- (三) 高人口密度及家庭原因迁入区44
- (四) 青年蓝领及低人口密度迁入区44-45
- 五、上海市流动人口因子分析45-53
- (一) 主因子1:未婚白领迁入群体49-50
- (二) 主因子2:非经济活动迁入的老年群体50-51
- (三) 主因子3:早期迁入群体51-53
- 第三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对比分析53-64
- 一、常住人口基本特征53-56
- 二、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56-59
- 三、上海市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对比分析59-64
- (一) 集中趋势比较59-60
- (二) 离散趋势比较60-61
- (三) 空间分布特征比较61-64
- 第四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来沪原因探究64-67
- 一、城乡差异促使人口向城市流动65
- 二、城市经济发展吸引流动人口65
- 三、郊区建设吸引流动人口聚集65-66
- 四、城市人口结构老化需外来青年劳动力66-67
- 第五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调控67-69
- 参考文献69-72
- 后记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永红;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2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3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6期
4 熊世伟,范炳全,宁越敏;90年代我国特大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关系探析——以上海为例[J];城市问题;1998年06期
5 付磊;唐子来;;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趋势[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1期
6 张永庆;赵海;张文波;哈铁军;;城市人口迁移的网络特征[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曾刚;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初探[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8 崔承印;外来人口对北京人口规模和分布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05期
9 丁宪浩;长三角地区两种人口流动模式比较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6期
10 高洪;人口流动的效应分析[J];江淮论坛;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流动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宇;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2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3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