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9:25
本文关键词:人口结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大量专业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一直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对于不同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更能了解我国人口结构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文章先基于数据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实证分析中,文章选取了全国30个主要省市区1999~2008年十年间的面板数据,反映不同地区人口结构的变量包括老龄化率、城市化率、新出生率、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毕业生人数、FDI和地方对于科技的拨款占比。以滞后三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为因变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对上述自变量进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数据时间段中,老龄化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在没有控制变量且以从事第二产业人口占比代表人口产业结构的模型1中,城市化率这一解释变量也没有显著性,出生率的弹性系数为负,表示人口密度和产业结构的系数显著为正。在对比模型2中,城市化率的系数开始为正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以第三产业的人口占比表示的产业人口结构此时对区域技术创新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加入控制变量之后,出生率和老龄化率失去了显著性,但是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等等对于技术创新都会有推动作用。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口占比系数却是负显著。回归模型结果还显示研发经费、毕业生数量、地方政府对于创新的财政支持会显著的促进技术创新。外国直接投资对于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一直存在异议,模型中lnfdi的弹性系数为负,但是在模型中加入lnfdi2变量之后,系数为正值且具有显著性。研究结论得出,在我国FDI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呈“U”型曲线的变化,即随着FDI量的增多,FDI对我国地区技术创新有先遏制后促进的作用。另外,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由此把我国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分别建立模型。在东部地区FDI、老龄化率和出生率不再对专利申请授权量有显著影响,同时显示第三产业的完善发展对创新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则表现为外国直接投资还有较大的挤出作用,老龄化率反而会有明显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口产业结构因素不再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城市化率和人口密集度失去了显著性说明,促进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只是简单的转变人口身份和扩大人口规模。最后西部地区发展建设相对滞后,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对于创新相比较中东部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外资的挤出效应低于中部地区,在考察产业人口结构对创新影响时,结论同东部地区相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占比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是负相关显著性,说明西部地区在未来时期发展第二产业工业上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我们为地区政府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提供一些可参考性的建议。包括正确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高城市化质量、调整不同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和完善RD体系等等。
【关键词】:技术创新 人口结构 区域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F12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1-12
- 1.4 研究创新点12-14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14-23
- 2.1 技术创新的概念14-15
- 2.2 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15-18
- 2.3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18-20
- 2.4 中国地区技术创新研究发展情况20-23
- 第三章 我国人口结构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演变与发展23-38
- 3.1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情况23-30
- 3.1.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特征23-25
- 3.1.2 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变动及特征25-26
- 3.1.3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化26-27
- 3.1.4 我国人口密集程度情况及特征27-28
- 3.1.5 我国人口产业结构变动及特征28-30
- 3.2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变化30-38
- 3.2.1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30-32
- 3.2.2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情况32-38
- 第四章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38-54
- 4.1 模型变量38-41
- 4.1.1 被解释变量38-39
- 4.1.2 解释变量39-41
- 4.2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41-49
- 4.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41-42
- 4.2.2 描述性统计42-44
- 4.2.3 回归模型以及结果分析44-49
- 4.3 分区域模型估计的结果与分析49-53
- 4.4 小结53-54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54-59
- 5.1 结论54-55
- 5.2 政策建议55-59
- 致谢59-60
- 主要参考文献60-63
- 作者简介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梅;;区域创新 江苏居首[J];山西老年;2010年03期
2 郑伯红,彭际作;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周洪宇;湖北武汉的区域创新能力及其进一步发展[J];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吴丽鸣;;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林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06年01期
6 欧阳\,
本文编号:674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743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