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预测及人口指数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6 02:05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预测及人口指数变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黑龙江省 人口预测 生育模式 死亡率函数 人口发展趋势


【摘要】: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研究的重大课题。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是中国人口总量位居是世界第一,平均每个人所占的资源就相对很少,今天社会的发展主要强调的是人口、社会和环境相协调发展,所以人口问题成为一个制约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问题,它对所有国家的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特别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切实做好人口控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协调。人口是省域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推动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省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资源耗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平均资本的占有度。只有人口数量时合理的才能推动省域经济的发展,反之人口数量过多或者人口数量过少,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生态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从而限制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精确合理的人口指数分析是制定省域经济发展计划、省域人口政策以及进行社会决策的基础和有力依据。黑龙江省人口作为中国总人口的一部分也存在着诸如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总量过多等等的问题。人口数量及人口指数的预测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分析人口变动情况、预测未来人口结构情况具有实用性意义,可以作为黑龙江未来人口政策的制订,人口、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的参照性依据。 本文主要利用运用宋建的离散人口发展方程模型,并依据建立的人口发展方程分析其死亡率函数、生育率函数等参数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预测出黑龙江省未来50年的各项人口指数,并对各种人口指数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仔细的分析,当然在建立各预测的方案的时候,最主要的工作是确定如何确定调整之后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总和生育率,因为总和生育率直接影响着总人口数量的变化,故而影响各个人口指数的变化。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方面,重要介绍人口发展的理论背景,人口预测模型的发展变化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人口预测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在黑龙江省人口预测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变量和数据的选取与计算,重点是对人口预测模型中几个相关函数的研究和建立:育模式函数、死亡率函数和迁移函数。利用计算机VB语言进行编程,通过拟合基础数据得到生育模式函数和死亡率函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到生育模式函数和死亡率函数,这样就可以通过得到的函数对未来预测期间的生育模式、死亡率和人口的迁入迁出进行预测。 第三部分主要是结论部分,对预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未来期间黑龙江省人口指数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以及人口变化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影响。指出在2014年左右黑龙江省人口总数将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出现负增长,生育率水平将由低增长过度到零增长。较低生育水平存在是有底线,并不是生育率水平越低就越好。黑龙江省总和生育率远远小于维持人口世代更换交替的2.1生育水平以下。这将不仅使得黑龙江省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而且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少儿人口比例在一直减少的同时老年人口比例在持续的上升,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口死亡率的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从而出现老年人口比重加大、老年抚养比上升、劳动力过少、人口老化等问题,因此仅仅控制人口数量并不是可取的措施,合理有效的控制人口年龄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黑龙江省 人口预测 生育模式 死亡率函数 人口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
【目录】:
  • CONTENTS6-10
  • 摘要10-12
  • Abstract12-15
  • 1 概述15-24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9
  • 1.1.1 研究的目的16
  • 1.1.2 研究意义16-19
  • 1.2 国内外人口研究现状19-21
  • 1.2.1 国内人口研究现状19-20
  • 1.2.2 国外人口研究现状20-21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21-24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1-22
  • 1.3.2 研究的方法22-23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23-24
  • 2 人口预测及人口指数模型24-36
  • 2.1 离散人口模型24-28
  • 2.2 人口指数28-36
  • 3 数据获取与相关参数的确定及估计36-46
  • 3.1 人口预测中基础数据的获取36-38
  • 3.2 人口参数选择、确定及估算38-46
  • 3.2.1 生育模式函数39-41
  • 3.2.2 女性比例41-42
  • 3.2.3 未来死亡函数的外推42-45
  • 3.2.4 未来人口迁移45-46
  • 4 人口预测及分析46-50
  • 4.1 妇女临界生育率计算46
  • 4.2 方案设计46-48
  • 4.3 人口预测及变化趋势分析48-50
  • 5 人口指数计算与变化趋势分析50-77
  • 5.1 儿童相关人口指标变化趋势50-53
  • 5.1.1 幼儿人口数量变化趋势50-51
  • 5.1.2 少儿人口数变化趋势51-52
  • 5.1.3 少儿比例变化趋势52
  • 5.1.4 少儿抚养指数变化趋势52-53
  • 5.2 人口死亡相关指标变化趋势53-55
  • 5.2.1 死亡人口总数变化趋势53-54
  • 5.2.2 人口平均死亡率变化趋势54-55
  • 5.3 劳动力相关指标变化趋势55-58
  • 5.3.1 劳动力人口总数变化趋势55-56
  • 5.3.2 劳动力抚养指数变化趋势56-57
  • 5.3.3 社会抚养指数变化趋势57-58
  • 5.4 老年人口相关指标变化趋势58-62
  • 5.4.1 老年人口总数变化趋势58-59
  • 5.4.2 老龄化指数变化趋势59-60
  • 5.4.3 老年抚养指数变化趋势60-61
  • 5.4.4 老少比变化趋势61-62
  • 5.5 人口年龄相关指标变化趋势62-65
  • 5.5.1 平均年龄变化趋势62
  • 5.5.2 平均死亡年龄变化趋势62-63
  • 5.5.3 平均期望寿命变化趋势63-64
  • 5.5.4 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64-65
  • 5.6 人口增长比例相关指标变化趋势65-66
  • 5.6.1 人口相对出生率变化趋势65-66
  • 5.6.2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66
  • 5.7 学生人口数相关指标变化趋势66-70
  • 5.7.1 入学儿童总数变化趋势66-67
  • 5.7.2 小学生人口总数变化趋势67-68
  • 5.7.3 初中生人口总数变化趋势68-69
  • 5.7.4 高中生人口总数变化趋势69-70
  • 5.8 女性相关指标变化趋势70-73
  • 5.8.1 育龄妇女人口数变化趋势70-71
  • 5.8.2 人口纯再生产率变化趋势71-72
  • 5.8.3 女性两代间隔变化趋势72-73
  • 5.9 其余各种指标变动趋势分析73-75
  • 5.9.1 青年人口总数变化趋势73
  • 5.9.2 兵员人口总数变化趋势73-74
  • 5.9.3 进入婚期男性人口总数变化趋势74-75
  • 5.9.4 进入婚期女性人口总数变化趋势75
  • 5.10 人口总体变动趋势分析75-77
  • 6 结论77-79
  • 致谢79-80
  • 参考文献80-83
  • 附录A83-86
  • 附录B86-89
  • 附录C89-92
  • 附录D92-95
  • 附录E95-9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胜;人口预测中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认定[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2 杨丽霞;杨桂山;苑韶峰;;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3 曾小雨;郑娟;曾文军;徐汉文;;全国人口规模预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高春雨;王文龙;高玉慧;;Logistic模型在黑龙江省总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2期

5 郭平;;浅谈VB与Matlab混合编程[J];广西轻工业;2006年05期

6 方建卫;王文娟;楚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门可佩;官琳琳;尹逊震;;基于两种新型灰色模型的中国人口预测[J];经济地理;2007年06期

8 胡泊;;灰色verhulst模型在长春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下);2009年03期

9 邵晓锋;张克新;;黄冈市人口增长模型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13期

10 衣光臻;;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在风机实验数据处理上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680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80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