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5:15

  本文关键词: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广西人口 民族人口 人口比例 民族识别


【摘要】:本文研究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广西民族人口比例问题。明代以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长期被模糊地描述为“蛮七民三”、“民三僮七”等,直到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逆转为“民七僮三”。以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为切入点,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广西民族人口比例为研究对象,既可以从纵向跨越历史与现实,对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构成及历史转折进行历时性考察,又可以从横向对20世纪50年代广西的民族人口比例构成作一共时性的阐释。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的民族人口数据多以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为基础。民族识别是一个较为复杂过程,国家政权介入并在其整个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新生政权建设的需要,中国主持开展了人口普查工作,这一过程中,民族人口比例得以量化,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经过了一个历史转折的过程。如若仅停留于对解放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分析,很难真正理解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历史转折。因此,论述整个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消长变化成为必然,秦汉以后,随着统一多民族共同家园的逐步形成,汉人入桂及其他因素一直改变着广西民族人口构成。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广西民族人口比例何以在建国后逐渐稳定下来,并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而未再发生较大变化。最后,以凌云县那力寨为例,进一步探讨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确定及历史转折,试图阐释微区域里多民族共同家园形成历程。
【关键词】: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广西人口 民族人口 人口比例 民族识别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4.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20
  • 一、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9-10
  • (一)研究缘起9-10
  • (二)研究目的10
  • (三)研究意义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6
  • (一)国内研究动态10-14
  • (二)国外研究状况14-16
  • 三、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16-20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确定20-43
  • 第一节 广西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20-36
  • 一、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契机20-21
  • 二、广西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21-36
  • 第二节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广西民族人口的构成36-43
  • 第二章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转折43-59
  • 第一节 历史时期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模糊性表述43-55
  • 一、秦汉至民国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的估计43-50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登记制度50-55
  • 第二节 广西民族人口比例科学性记录的开始55-59
  • 第三章 多民族共同家园形成的个案研究59-79
  • 第一节 田野点凌云县那力寨59-61
  • 第二节 那力寨的原住居民——陆姓壮族61-69
  • 第三节 那力寨的迁入民族69-74
  • 一、其他姓氏壮族迁入69-70
  • 二、汉族迁入70-71
  • 三、瑶族迁入71-72
  • 四、迁入原因72-74
  • 第四节 多民族共同家园的形成74-79
  • 结论79-83
  • 一、广西世居民族人口比例量化的开始79-80
  • 二、广西多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80-81
  • 三、广西多民族越来越和谐的相处81-83
  • 附录1: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若干规定83-84
  • 附录2:《广西省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总结报告》(节选)84-88
  • 参考文献88-96
  • 后记96-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用强;;古代广西的城池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吕立忠;罗天;曹e,

本文编号:689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89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