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学视角的小城镇集聚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3:25
本文关键词:行为地理学视角的小城镇集聚力研究
【摘要】:小城镇集聚力是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指小城镇对其周边农村区域在经济、资金、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吸引和影响能力。它反映小城镇与其所在区域之间多方面的社会经济联系。小城镇集聚力研究可以反映小城镇发展现状、揭示小城镇发展规律,为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本文立足于行为地理学这一视角对小城镇集聚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得出小城镇集聚力由人口集聚力、商贸集聚力和产业集聚力三部分构成的结论,并由此延伸出反映小城镇集聚力的三大群体:本地人口、外地人口和乡镇企业主。 以浙北的李家巷镇、浙中的周巷镇和浙南的莘塍镇为研究范围,以2003年和2012年对三镇的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反映小城镇集聚力的三大群体的迁移行为、消费行为、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小城镇人口集聚力、商贸集聚力和产业集聚力时空演化的特征: (1)小城镇人口集聚力在时间维度上有所下降,主要受到了县城集聚力增强的影响,,这在本地人口的分析结果中尤为明显。空间维度上,以周巷镇对人口的集聚作用最强,其他两镇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均受到县城的牵制。 (2)小城镇商贸集聚力稳步发展,突出表现为逐步取代中心城市成为大件家电类商品供应地,但与县城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作为日常用品类商品供应地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这在外地人口的分析结果中尤为明显;逐步淘汰作为农业用品类商品的供应地的功能。空间维度上,三个调查镇商贸集聚力的差距不明显。 (3)小城镇产业集聚力在时间维度上略微下降,其产业集聚优势受到县城(县级市)和中心城市的冲击。空间维度上,周巷镇和莘塍镇趋向县城,而李家巷镇更倾向于中心城市。 基于小城镇集聚力的演化特征,从区位、政策、经济和基础设施这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小城镇集聚力演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行为地理学 小城镇集聚力 时空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22;F29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相关概念界定10-13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13-14
- 2 小城镇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14-18
- 2.1 国外研究综述14-16
- 2.2 国内研究综述16-17
- 2.3 本章小结17-18
- 3 数据来源18-22
- 3.1 调查内容和目的18-19
- 3.2 调查对象和方法19-20
- 3.3 本章小结20-22
- 4 小城镇人口集聚力的时空演化22-33
- 4.1 本地人口迁移行为的时空演化22-27
- 4.2 外地人口迁移行为的时空演化27-32
- 4.3 本章小结32-33
- 5 小城镇商贸集聚力的时空演化33-43
- 5.1 本地人口消费行为的时空演化33-38
- 5.2 外地人口消费行为的时空演化38-41
- 5.3 本章小结41-43
- 6 小城镇产业集聚力的时空演化43-49
- 6.1 本地人口企业选址决策行为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43-46
- 6.2 乡镇企业主的行为决策分析46-48
- 6.3 本章小结48-49
- 7 小城镇集聚力演化的影响因素49-63
- 7.1 区位因素49-52
- 7.2 政策因素52-57
- 7.3 经济因素57-61
- 7.4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61-62
- 7.5 本章小结62-63
- 8 结论与展望63-65
- 8.1 结论63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8
- 附录A 调查镇区位示意图68-69
- 附录B 调查问卷69-71
- 附录C 本地人口迁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71-73
- 附录D 外地人口迁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73-75
- 附录E 本地人口企业选址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75-77
- 附录F 中心城市断裂点计算原始数据77-79
- 在学研究成果79-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占民,武剑;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3 李南海;;影响农村居民城镇化行为的因素及对策——以江西信丰县小河镇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刘铮;黄蝉;;外来流动人口对小城镇成长正负效应分析——以上海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5 周菁;王倚天;;中小城镇居民游憩空间体系研究——以菏泽市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于淑娟,赵志江,张富强;乡镇企业聚集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机制及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吴康;方创琳;;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J];经济地理;2009年10期
8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9 甄江红;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4年03期
10 罗宏翔;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阶段[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698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984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