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提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战略举措。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公平发展权为核心。四川作为西部后发省份,人口流动是其城镇化的重要因素。针对新时期四川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现实,四川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包括:从城市管理的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转移、"乡村型"小城镇向"城市型"小城镇迈进、合理增设市辖区并谨慎设置远离城市中心区的飞地型市辖区、城乡空间形态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等。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路径 城乡形态 劳动力回流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基地项目(SC13E082)
【分类号】:F299.21;C924.2
【正文快照】: 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集聚的过程[1],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动转向为城镇二、三产业就业。21世纪中国城镇化提速更大程度上是以土地的扩张和人口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2 陈成;;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省内外转移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3 刘嘉汉;罗蓉;;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05期
4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02期
5 沈茂英;;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村政策调整[J];西北人口;2013年01期
6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11期
7 严文杰;;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现状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继宏;;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2期
3 林树森;;要为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在规划上留更多余地[J];城市规划;2011年09期
4 彭红碧;李国政;;农民工工资市场决定失灵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城市问题;2011年04期
5 刘艳婷;;“两化互动”战略中的科学发展观[J];当代经济;2012年13期
6 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2年06期
7 李红波;张小林;;我国发达地区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及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8 陆玉敏;;工业主导,“三化”并举,壮大县域经济[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王永平;张瑜;黄海燕;;贵州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李秀萍;韩剑萍;姚永鹏;;甘肃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J];干旱区地理;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永平;;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压力与对策探讨[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宁;林安民;;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邦凡;;以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为契机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马兆俐;郭霞;张海滨;;建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7 杜亚萍;;关于推动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政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通过产城融合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甘甜;;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赵佩佩;刘彦;胡庆钢;;转型背景下高度城市化地区的过程式规划探索——以杭州市古荡、文新单元控规修编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荣;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马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吴淑莲;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杨栋;加速上海市郊区城市化途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丽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吴江;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宁;文化自觉的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陈yN;小城镇的供水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1年
4 许伟;欠发达平原农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勇;河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艳;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亚杰;低碳经济与外部效应[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8 常乐;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对劳动力吸纳的定量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9 刘敏;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于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士谋;陈振光;;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策略的综合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2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03期
3 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4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5期
5 王继杰;李富田;;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邛崃市羊安镇、天台山镇调查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5期
6 刘传江;程建林;;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经济纵横;2007年07期
7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02期
8 蔡蒙;;劳务经济引致下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研究——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年04期
9 穆光宗;;思考“农民荒”[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10 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云廷;[N];长江日报;2005年
2 吴秋余;[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坤坤;李晓姣;;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资本理论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魏后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J];同舟共进;2013年09期
4 陈峗;;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元思考[J];中国发展;2013年05期
5 何绍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理顺基本要素关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韩冬雪;;学术专题:新型城镇化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赵永平;;新型城镇化:“中国奇迹”再续的战略选择[J];昌吉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黄永香;;借鉴杭州经验,有效推进娄底新型城镇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孟凯;;新型城镇化:以市场力量促科学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10 ;新型城镇化之“新”专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永泽;济南市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5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05266.html